中國的鬆樹世界聞名。鬆樹是裸子植物鬆科鬆屬中的種,泛指為鬆樹,不具體指哪一個種。中國鬆樹數十種,名種如南方分布廣的馬尾鬆、黃山鬆,北方的油鬆、白皮鬆,東北的紅鬆、樟子鬆、美人鬆,陝西及西南的華山鬆。
不論哪種鬆樹都可以活到千年以上,中國的知名古鬆不知凡幾。
五嶽之道的泰山有不少古鬆,最出名的是“五大夫鬆”。
相傳秦始皇曾到泰山,在現在的步雲橋北,忽然天下暴雨,幸而路邊有2株古老的鬆樹可以躲雨,因有護駕之功,秦始皇封其為“五大夫鬆”。意思是給鬆加官晉爵,屬於9級的官爵,如活至今,則有2200歲以上。不料1602年(相當明萬曆年間)泰山驟降雨,把五大夫鬆衝掉了。現存的3株是公元1730年(清雍正八年)補種的。但在離開五大夫鬆處不遠的一山坡上確有一株古鬆,人稱“望人鬆”的,樹齡已達2300歲,堪稱鬆樹年歲之冠軍。泰山普照寺內的六朝鬆已有1400歲了。在山西五台山佛光寺大佛殿前有2株古鬆,傳係唐建中年間建寺時種的,有1100多歲了;樹高達30米,胸圍3米。在北嶽恒山有不少古鬆,多植於唐代,樹齡有千年。內蒙古自治區準格爾旗神山林場,有一株罕見的油鬆,高達25米,胸圍415米,被稱為油鬆王,據估算有近900歲了。
馬尾鬆在南方分布廣,廣西全州紹水鄉有一馬尾鬆,高達近40米,胸徑2米以上,樹齡有千多歲。
鬆樹不僅有古壽星,而且有的形態奇特,安徽九華山有一古鬆,在主幹3米處,分出3個分枝,中枝呈曲線上升狀,側枝之一側微曲且平緩下伸,另一側枝斜伸而略翹起,整個鬆如鳳凰展翅狀,人稱之為“鳳凰鬆”。江蘇連雲港的雲台山上有一奇鬆,樹幹全長約15米,幹粗1米多,主幹竟有8米多是臥在地麵生長的,如臥龍之狀,幾度扭曲後又上升,成為一奇景。
安徽黃山以有奇鬆聞名於世,如玉屏峰文殊院附近的迎客鬆,唐朝即已有記述,有1500多歲了,樹幹中部伸出76米長兩大側枝,如展臂迎客狀。許多鬆都生在石縫中,樹身和枝幹奇形怪狀。針葉又極短,這些都是黃山鬆。常以其形狀象形而名之;如倒掛鬆、飛龍鬆、龍爪鬆、連理鬆、蒲團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