梅花不同於眾花之處在於它臨雪而開,給人帶來無限生機,與鬆和竹並稱歲寒三友。

梅原產中國,至今在雲南、西藏、四川、湖北、安徽、浙江等省的一些山區或丘陵叢林中,能找到野生梅樹。其中以雲南為多,該省除南部以外,幾乎到處皆野梅,尤以卞關、大理一帶為盛。似為野梅的分布中心。考古學者在河南安陽殷墟出土文物中發現了已炭化的梅核。核表麵有蜂窩狀小凹點,證實為梅核。距今已3200年。可見我國早在商代,就已用梅當食品了。同時也證明古代人對梅的利用最先還是食用梅實的,對於梅花的欣賞還在後。在利用梅實的實踐中,發現了梅花有獨特風格。梅花先葉開花,花朵的姿色動人,又有悅人香氣。於是才有人專門以賞花為目的地養梅植梅。經過好長時期培育,又出現了梅的諸多品種,如白梅之外又有紅梅,單瓣之外出現複瓣。梅就成為花與果均出眾的植物,而賞花更甚於食用其果實。從隋、唐直至宋、元、明、清各代,中國的梅花日漸繁榮。文人墨客詠梅之詩大量出現,愛梅之風日盛。特別北宋時的文人林和靖隱居杭州西湖孤山,終生不娶,栽梅養鶴,號稱“梅妻鶴子”成了千古佳話。而其詩:“疏影橫斜水清淺,暗香浮動月黃昏”成了傳世之作。南宋的範成大寫了第一部梅花專書,名叫《梅譜》。已有梅花品種12個。今天我國尚存活的古梅樹當以昆明曹溪寺的一株元梅資格老。它還年年開花結實,為重瓣粉紅色花,頗美。估算已有700多年了。浙江天台山國清寺有一株隋梅,年歲1300。

梅花屬於薔薇科李屬。這個屬從廣義上說包含許多賞花和食果的種類,如桃、梅、李、杏、櫻桃櫻花,榆葉梅等等。它們的果實都是核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