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81章 植物開花之謎(1 / 2)

在綠色帝國裏,花總是不可缺少的,有的開在春天,有的開在夏天,有的開在秋天,甚至有的還開在冬天。花兒點綴著草原,點綴著生活,紿人們帶來希望與歡樂。世界上如果沒有花朵,那該是多麼單調啊!花對人類、對自然是這麼重要,因此,多少年來人們就試圖解開花兒開放之謎,可時至今日,植物開花問題,仍給人們留下了種種謎團。

當人們把探索的目光投向植物開花時,發現它的機理極為複雜,隻好認為植物內部有一種“特殊物質”支配著花的開放。這一說法是德國植物學家薩克斯於1808年提出來的。

但“特殊物質”是什麼東西,留給人們的仍是問號。無論薩克斯本人,還是其他科學家,都為尋找這種“特殊物質”付出了艱辛,可結果所獲無幾。

科學家們沒有找到“特殊物質”,卻發現環境的微妙變化,對植物的開花起到了一定的作用。比如人們發現,當森林裏發生火災時,濃煙會喚醒沉睡的風梨,促進了花的開放。更奇怪的是,有人把風梨平放起來,就是在不開花的季節,它也會開出花來。再比如人們常見的鼠尾草,在充足的陽光下反而不易開花,如果幾天連續對它進行黑暗處理後,卻加速了花的開放。還有些植物,把其葉子全部摘去後,反而能很快開出花來。這些現象說明,植物從形成花芽到開出花來,並不是由植物內部的“特殊物質”決定的,而是取決於周圍環境。

不過科學家們還是願意從陽光上找開花的原因。1930年,德國植物學家克列勃斯通過實驗,證明給植物創造某些條件可使它開花。他曾經做過這樣的實驗:把一種香連絨草放在很弱的光照下,栽培幾年,開始它隻是不停地生長,可就是不開花。後來,把它放到陽光充足的地方,竟然很快開了花。

他又用其他植物做實驗,也取得了同樣的結果。經研究認為,光之所以能促進植物開花,是因為植物可以通過光合作用,促使體內不斷積累炭水化合物。但克列勃斯經研究發現還不完全是這樣,還與植物細胞內糖氮的比例有關。當細胞內糖的比例比氮多時,花就容易開放,如果氮少糖多,花就不易形成。

這就是克列勃斯提出的著名的糖氮比例學說。

盡管克列勃斯的學說得到了許多讀者的擁護和高度評價,可經過深入實驗和研究,發現有些植物並不都喜歡陽光。

比如有一種名叫“馬裏蘭巨象”的煙草,它跟一般煙草不一樣,花並不在夏末開,從夏到秋,隻長葉,不開花。當把它栽到花盆裏,放到溫室後,竟然在秋冬季節開了花。在1920年發現這一現象的兩位美國植物學家加納爾和阿拉德,經過分析研究,估計白晝的長短是這種煙草開花的決定因素。為驗證這種想法是否正確,他們在煙草地裏建造了一座小木房,在白晝最長的7月間,每天下午4點就把它搬進屋內,第2天上午9點再搬出去。就這樣幾個星期以後,這種煙草終於在夏天開了花。這件事使人們發現,不同植物的開花,對日照長短的要求也不一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