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波箭雨過後,第一排的士兵迅速後撤。第二排的人一溜小跑上前,在口令聲中,第二波箭矢再次呼嘯而至。
如此這般三波箭雨過後,偷襲的士兵們急速返回明陽堡防線。直到這時,東聖國的一些軍官們才反應過來,聲嘶力竭地吼叫著,組織部隊反擊。
老實說他們的反應還是很快的,軍隊的基層幹部素質很高。他們根本就沒有整裝列隊,很快就潮水般地從各個角落湧出來,前去追擊撤退中的青龍國士兵。
一萬人在沒有幹擾的情況下拉出城堡是很容易的,但是要想在緊急的情況下迅速撤回城堡,那就會變得非常困難了。
好在飛虎隊的幹部也非常的得力,他們將部隊組織得井井有條,哪部分掩護,哪部分撤往什麼方向,哪部分接應掩護部隊,這些戰前反複討論過的東西,在這時候顯得尤為重要。
城牆上的接應部隊也秩序井然,分工明確。尤其是掩護部隊的火箭,在富有經驗的梁緒的指揮下,集中力量對敵人過於集中的地區進行提前封鎖和密集射擊,這樣做所取得的效果是非常顯著的。
突出城外的偷襲部隊采取分批撤離,相互掩護的辦法,不慌不亂地逐步後撤。激戰至天色大亮時,他們終於在追兵緊逼的情況下,悉數安然撤回了明陽堡防線以內。
皇甫嵩對偷襲事件大為震怒。據戰後統計,此次偷襲令東聖王國大軍損失逾萬人以上,其中相當大的一部分是青火狼騎兵軍。而青龍國方麵僅為此付出了一百餘人的代價,幾乎微不足道。
為了報複北聯盟的襲擊,皇甫嵩下令發動全麵攻擊,明陽堡防線很快就陷入了開戰以來最大的壓力之中。東聖國將大部分步兵和騎兵的一部集結起來,分成三隊,共十幾萬人,開始輪番衝擊明陽堡防線。他們的軍官都抓狂了,瞪著血紅的眼睛揮舞著大刀逐級督戰,任何一個士兵哪怕是衝得哨位慢一點,都會立即遭到拳打腳踢,甚至掄刀威脅的。
此次攻擊的勢頭非常強勁,超過了以往任何一次的能量。東聖國的士兵們在第一波攻擊中就衝上了城牆,同守軍爆發了極為激烈的肉搏戰。第二波攻擊更為強悍,整條防線似乎都搖搖欲墜了。明陽堡的上上下下到處都是橫七豎八的屍體、鮮血和斷肢。由於形勢過分危急,洛銘得不下令提早將全中翰的麒麟虎賁軍一部投入戰場。
至當天傍晚時分,麒麟虎賁軍被悉數調上了前線後仍感難以支撐。洛銘隻好將梁緒的飛虎隊也拉了上去,好不容易才頂住了對方的猛烈攻勢。
戰鬥一直持續到午夜,暴怒的皇甫嵩殺掉了十多名將領,嚴厲督戰,但仍然未能突破防線分毫。筋疲力盡的他在一眾手下的冒死勸說之下,終於同意暫時收兵,明日再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