說到在蒼藍山召開由各個香主參加的軍事會議,自從漠北兵進犯華夏以來,這還是頭一回,為什麼?因為現在趙江河手下的各大香主,除了在蒼藍山以外,都離他這裏不算近,反過來說,就算是離這裏不遠,那來回跑一趟,也需要很半個來月,再說,路上也不太安全,誰也保證路上不出什麼差錯,而且,更由於原來戰事緊要,主帥一般也不宜離開自己所處根據地太久,所以,趙江河為了安全起見,也就很長時間沒有召開這麼一次大的軍事會議。
當李靜平接到了趙江河派人送來的書信,讓他回到蒼藍山去參加軍事會議,他考慮了半天,就和下麵的幾個人商量,是否要去趟蒼藍山。
義軍下麵的好些將領,都不讓他去,有的說咱們這裏離蒼藍山太遠,雖說漠北兵已經被打敗,但是,這裏的事情還是離不開他,不如找個理由,另外派一個人去,或者就推說自己身體有病,路途遙遠,不能去。
義軍的賈石鋼,是義軍的二號人物,他過去也是從蒼藍山過來的,是李靜平手下的一個最得力的助手,對義軍的發展,做出了很大的貢獻,他現在也是這個意見,隻見他低著頭默不作聲,李靜平見他不說話,就開口問起了他,賈石鋼說道:
“香主,你又不是不知道,你一旦去了蒼藍山那裏,去的時候容易,再想回來可就難了。所以,我也是和大家的意見一樣,找個理由推掉,他們離咱們這麼遠,又不知道你是否真的有病,難道還會來調查你是不是真的有病不成?”
李靜平聽了大家的意見,也覺得有些道理。他知道,自己現在的實力,已經在趙江河的農民軍裏麵算作最強的一支力量了,這就讓趙江河感到了一種深深的憂慮,他怕尾大不掉,將來控製不了他了。
李靜平想,如果不去蒼藍山的話,那更是容易讓趙江河對他產生懷疑,畢竟他不願意和趙江河反目,更不願意和他分裂,李靜平自從跟著趙江河參加農民起義一來,就一心要向趙江河所說的那樣,建立一個“等田糧,均貧富,伐無道,創大同”的理想社會,而且,他對趙江河一直懷有一種感恩之心,正是由於他,才把他培養成了一個蒼藍山的高級將領。可以這麼說,沒有趙江河,就不會有現在的李靜平。
至於他為何現在對趙江河心裏有些意見,有時候對他的話不是那麼聽從,那是他對趙江河身邊的那幾個奸臣,感到有些失望,特別是副丞相劉永亮,隻要趙江河的身邊有這個人在,那就好不了,這個人總是在趙江河的麵前說自己的壞話,正因為如此,才使得李靜平離開了趙江河,到北方自己單幹。
李靜平想了很久,最後,他拿定主意,要前往蒼藍山參加會議。
他是這樣想的,如果自己不去的話,那必將導致永昌軍分裂,對於那樣的局麵,李靜平無論如何也是不願意看到的,永昌軍自從創立以來,能夠發展到今天,很是不容易,如果因為他李靜平而導致永昌軍的分裂,那他就成了罪人,李靜平甚至想,即使他回到蒼藍山被趙江河找個理由處死,隻要是永昌軍的事業能夠發展壯大,那他也毫不後悔。
於是,李靜平拿定主意,要去蒼藍山參加會議。
下麵的那些將領聽了李靜平的決定,又聽了他的理由,都被他的這種廣闊的胸襟感動了。
賈石鋼見李靜平執意要去,最後悄悄地找到了他,和他說道:
“香主既然決心已定,那就要把這裏的事情安頓好,香主最好應該讓您的女兒李媛和田玉乾回到這裏,漠北那邊另外再派個人去,這裏隻要有您的女兒李媛在,這裏就有了主心骨,大家也就能夠把心聚到一起,下麵有幾個不太好管的軍帥,也就能夠震懾住,否則,就怕您前腳剛走,這裏後腳就會出亂子,這樣反而會給香主找麻煩。”
李靜平聽了賈石鋼的話,也覺得很有道理,在這裏,下麵的軍帥有好幾個都是手握重兵的將領,就隻聽從李靜平一個人的話,就算是賈石鋼說出的話,作為這裏的二把手,那些人也是聽一句,不聽一句,對他不是那麼服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