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靈玉判斷的一點沒有錯,後麵追趕官兵的那些人,正是李建平派永昌軍火速趕來接應他們的隊伍。
原來,當劉王業青安排部署向北方李媛這裏派兵圍剿的時候,他心中就想著,李靜平和趙江河他們的寶貝女兒李嬡和趙靈玉,這時候都在華夏比方,如果在這個時候,把朝廷在江東的一多半兵力,分成三路,向黃衫軍這裏圍攻過去,那麼,蒼藍山那邊向江東進攻的兵力必然會抽調一部分重兵,去營救黃衫軍那邊,這樣,就會大大減輕他們對江東官兵的壓力,同時,蒼藍山那裏的兵力也就相對空虛了。所以,劉王業青就派兵前往進攻李媛這裏,可是,哪知道李靜平並沒有按劉王業青想的那樣去做,雖然他也非常擔憂他女兒李嬡的安危,但是,他認為北方的回旋餘地很大,官兵要想徹底包圍他們,恐怕也沒有那麼容易,所以,他還是不顧個人的利益,以大局為重,準備把永昌軍的大部分兵力都集中起來,兵分三路,向劉王業青盤據在江東的老巢進攻。
當李靜平把這個作戰方案報告給趙江河的時候,趙江河也被李靜平的這種無私精神感動了,但是,趙江河考慮再三,覺得這樣雖然兵力集中,進攻江東的把握大一些,但畢竟還有替李媛那裏想一想,不能完全丟棄李嬡那裏,當然,在他看來,一但李嬡那裏被官兵包圍了,那自己女兒趙靈玉那裏也就當然會很危險,最後,趙江河建議由他和田鬆濤各帶一部分騎兵,分成二路,來營救李嬡這裏,其餘的大部分人馬,全部都派往江東。
當趙江河帶領著這一路人馬火速趕來的路上,遠遠望見前麵有一隊人馬,向這邊跑了過來,等到了跟前,這才看清楚,原來是自己的女婿田玉乾(其實是田玉坤),隻見他哭喪著個臉,把這裏的發生的情況,前前後後地說了一遍,說趙靈玉她們現在還在山上,生死未卜,怕是難以突圍出來……
原來,田玉坤自從帶著一些人馬從山上先行突圍出來以後,他看著這裏到處都是官兵,就預感到趙靈玉這一次怕是九死一生,插翅難飛,眼見自己的妻子現在難以脫身,田玉坤心中也是不好受,畢竟他們兩個在一起夫妻一場,感情還是有的,而且,這還是妻子趙靈玉為了保護他,主動讓他先突圍出去,把危險留給了自己,所以,田玉坤站在那裏,眼淚不由得流了下來……
但是,他轉念一想,自己究竟還是官府劉王業青的人,更要緊的是,自己的娘現在還在劉王業青手中,自己是身不由己,想來想起,隻能是眼巴巴地看著,一籌莫展。
就在田玉坤左右為難的時候,就見從西南那邊衝過來好多騎兵,他一看大旗,是永昌軍的旗幟,同時,讓他驚訝的是,還有一麵大旗,上麵竟然赫然寫著一個“趙”字,他這才知道,原來這是永昌王趙江河趕過來了。
既然是他嶽父趙江河來了,那他別無選擇,隻好向趙江河那裏跑去,把這裏的情況向他彙報……
當趙江河得知女兒趙靈玉和李嬡都已經被官兵圍困在那裏,趙江河馬上命令隊伍輕裝前進,日夜皆程,沒命地往前趕著路……
等到趙江河急匆匆趕到了這裏的時候,一見黃衫軍的根據地已經被官兵攻破,趙江河心如刀絞,怒火衝天,他兩個眼睛血紅,幾乎要噴出火來,他以為李嬡和他女兒趙靈玉在戰鬥中都已經陣亡了,他強忍著悲痛,咬著牙,下令永昌軍與官兵決一死戰,替李嬡和趙靈玉報仇。
趙江河手下的這樣將士人數雖然不是很多,但是,這些騎兵都是百裏挑一的精兵良將,訓練有素,此時,他們上下一心,同仇敵愾,硬是和官兵血戰了一天,最後,終於把官兵打退了……
而此時,當李嬡和趙靈玉她們在樹林裏看到的官兵潰退時的情景,在後麵追殺官兵的永昌軍,正是由趙江河和田鬆濤所帶領的騎兵追殺過來的時候。
這些官兵,在後麵趙江河和田鬆濤的騎兵追趕下,正倉皇地逃命,他們遠遠地看見了前麵的這一大片樹林,心想,如果他們逃到了樹林裏,那麼,後麵的這些騎兵,在樹林裏麵就不好追趕他們了,畢竟這一大片樹林非常茂密,戰馬是放不開腿腳撒花的,所以,他們就沒命地往這邊跑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