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7章 低碳服裝業,綠色衣纖維(2)(2 / 3)

b.府綢:是細特高密織物,紗線特數範圍29~14.5tex,經向緊度高於平布,緯向緊度低於平布,經緯向緊度比為5∶3。由於經緯密度差異大,織物中緯紗處於較平直狀態,經紗屈曲程度較大,且由於經、緯紗之間的擠壓,使布麵所見的經紗呈菱形顆粒狀,並構成了經紗支持麵。府綢的表麵質地細密,光潔勻整,手感挺括、滑爽,有印染和色織條格等花色品種,根據所用紗線的品質,有精梳全線府綢,也有普梳紗府綢,適用於不同檔次的襯衫及裙裝。其中采用細經粗緯織造的全線厚府綢又稱羅緞,由於經紗采用10tex×2~6tex×2,緯紗采用42tex×2~10tex×2,經密幾乎是緯密的一倍,因此布麵經紗不僅顆粒效應明顯,還由於較粗緯紗的排列使布麵產生平紋菱條,質地緊密、結實,手感硬挺、滑爽,成為具有特殊風格的外衣或風衣麵料。

c.牛津布:是采用平紋或方平組織、色經白緯為特色的棉織物,一般經密大於緯密,用29—13tex紗織造。牛津布布麵平整,手感挺括,光潔,質地堅實,似中平布的質感,但由於經紗用的是染色紗,更多地是采用藍色紗,緯紗用的是漂白紗,因此布麵呈現藍白相間的混色效果,多用作襯衫麵料。

d.麻紗:是采用緯重平等平紋變化組織,高支高撚紗織成的中密型棉織物,經緯紗密度相近,在260~315根/10cm左右,紗線特數19.5~14.5tex。由於重平組織產生類似粗紗和細紗相間織造的平紋布效果,仿造麻織物紗線條幹不均所產生的表麵肌理,再加細特高撚紗織物所特有的手感滑爽、挺括,輕薄透氣的特點,使之成為既有棉布觸感又有麻布外觀的特色紡織品。麻紗經染色印花後多用於夏裝及內衣等。

e.巴厘紗:是細特高撚低密的平紋棉織物,紗線特數14.5~12tex,經緯紗密度196~236根/10cm左右,結構稀薄,經緯紗的屈曲很不穩定,裁邊易脫散,但表麵平整,輕薄透明且手感挺括、滑爽,透氣透濕,經染色印花後是很好的女裝內衣或襯衣麵料。根據織造所用的紗線結構,巴厘紗有全線、半線和單紗之分。

f.麥士林紗:是超細特低密的平紋單紗棉織物,經緯密度315~35根/10cm,經緯紗特數7.5~5tex,布麵勻淨,孔隙清晰,輕薄柔軟,透明度高,涼爽透氣,因其細特單紗的結構,手感比巴厘紗更為柔軟,是棉織物中最輕薄的品種,染色後可用於裙裝、褶邊等。

g.泡泡紗:是布麵呈現泡狀凸起外觀的棉織物的統稱,屬於單紗平紋中厚型棉織物。其表麵的泡狀凸起因加工方式的不同而有不同的外觀特性,例如,織布時經紗采用兩種大小不同的張力,下機後會由於紗線內應力的作用使較大張力的紗線回縮,而使較小張力的紗線部分呈鬆弛凸起狀,形成經向條形有規律的泡狀外觀,這種泡泡紗不會在穿用或洗滌過程中變形。染整時利用燒堿液在布麵印花,則會使棉布表麵接觸燒堿的部位產生急劇收縮,而周圍呈花形凸起的泡狀外觀,這種泡泡紗往往經過多次洗滌後,泡狀便逐漸消失。泡泡紗一般是經紗特數高於緯紗,經紗密度低於緯紗,由於其輕薄涼爽、柔軟透氣、洗後免燙和特色的泡狀花紋,廣泛用於夏裝及室內裝飾。

h.棉縐紗:是布麵呈現縐縮不平外觀的棉織物的統稱。棉縐紗是單紗平紋薄型棉織物,其表麵縐紋主要是經緯紗使用了不同撚向強撚紗的各種組合,利用其退撚力矩和織物組織的特點,使布麵產生了各種風格的縐紋。例如,僅緯紗使用單一撚向的強撚紗,可形成經向細長縐紋的凸條縐;緯紗使用不同撚向強撚紗兩兩交替與經紗交織,可形成均勻、細密縐紋的棉雙縐;緯紗以4~8根不同撚向的強撚紗交替織入,可形成斜向縐紋的鳳織縐。還有在緯紗中間隔織入氨綸包芯紗,由於其彈力回縮而產生布麵縐紋的彈力紗縐。棉縐紗以染色和色織的品種為主,吸濕透氣,結構細密,手感綿軟,表麵縐紋勻整,洗後免燙,更多地用於夏季休閑衫褲麵料。

在識別以上平紋類棉織物品種時,平布、府綢、牛津布都是光潔表麵,不透明的平紋織物,其中牛津布由於其色織形成的混色外觀而容易識別,全線、半線或色織的府綢也容易區別於平布,因為平布隻有單紗品種。一般較難判定的是平布與普梳紗府綢,這兩種織物的外觀特點是:平布組織點比較方正,結構稍鬆,而府綢組織點呈菱形顆粒狀,結構較緊密。麻紗、巴厘紗、麥士林紗都是透通型棉織物,其中麻紗屬於半透明織物,表麵似麻布,略顯粗糙;而巴厘紗和麥爾紗都是透明織物,表麵平整、細潔,但巴厘紗有全線、半線和單紗品種,且紗線撚度高,手感挺括、滑爽,麥爾紗隻用單紗織造,紗線撚度低,手感綿軟,易褶皺。泡泡紗和棉縐紗都是表麵具有特殊肌理的織物,但是一為凸起的泡狀外觀,另一為細密的縐紋外觀,更加容易識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