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20章 低碳服裝行業的生態染整(1)(2 / 3)

二、超聲波染色的應用前景

(1)采用超聲波進行染色,與常規的染色相比,可以提高染料的上染百分率,這樣可以在染色過程中采用較少的染料獲得要求的色澤深度,從而達到減少染料的用量,節約成本和降低環境汙染的目的。隨著人們對環保問題關注加深,超聲波染色技術必將受到人們的重視。

(2)采用超聲波進行染色可以提高上染速率,加大擴散係數,降低染料的擴散活化能,從而可以實現織物的低溫短時間染色,從而提高生產效率。

(3)超聲波染色與常規染色相比,可以節省熱能,屬於低溫染色,可以避免由於染色對蛋白質纖維和部分化學纖維造成損傷,有利於提高產品質量;同時還可以使難於在高溫下進行的工藝技術得以順利的進行。因此超聲波染色是一個很有前途的染色方法。

(4)超聲波在染色體係中所起的作用,不但與超聲波在染浴中所產生的空穴效應和熱效應,以及一係列伴隨的攪拌、分散、除氣和破壞染料擴散邊界層等方麵的作用有關,而且還與超聲波對纖維織物的微觀物理結構的影響有關。同時,超聲波染色的機理遠非一門學科所能解決,它不但包含了染色理論方麵的內容,而且更多地融會了力學等方麵的內容。麵對今天科技的飛速發展,學科之間的相互交叉,相互滲透越來越頻繁,超聲波染色技術必將表現出更加強大的生命力和廣闊的發展前景。

(5)超聲波染色技術的興起,必將把高新技術引入到紡織行業中去,便於紡織行業實現自動化。超聲波技術的引用能將原本笨重而落後的作坊式的紡織加工業邁向高新技術,並逐步實現電子計算機控製的自動化。

(6)目前被廣泛應用的滌綸纖維,結構十分緊密,在常規條件下其對分散染料的染色一般采用高溫高壓或熱溶的染色方法。在上述超聲染色的條件下,雖然染色速度得到明顯提高,但纖維的給色量不足,仍需要載體的幫助或使用膨化劑將纖維進行預處理,這樣仍然存在對環境的汙染問題,因此采用更高強度的超聲(服)染色已引起廣泛注意。研究表明,采用55Hz的高頻超聲波處理分散染浴,然後立即用其對滌綸纖維進行染色,染色過程中並沒有使用超聲波,結果染色深度增加了50%。

(7)大部分專利都聲稱超聲波在紡織品濕加工過程中的有效性,但很少有人試圖將該技術應用於工業化生產,這一方麵是由於超聲波的昂貴費用,另一方麵是由於超聲波的染色工藝還不十分完善和成熟,有關超聲波的頻率對染色過程尤其是纖維微觀物理結構的影響;超聲波的頻率是否對染料和纖維織物之間具有一定的選擇性;超聲波對纖維前處理的結果對染色質量的影響;超聲波對纖維微觀物理結構影響的其他光譜分析,還亟待進一步解決。隨著工藝技術的進步和超聲波設備在其他工業領域的推廣應用,其費用也將不斷降低,堅信經有關人士的不懈努力,超聲波染色技術的工業化應用已為期不遠了。

三、電化學染整技術的實際應用

21世紀是科技爆炸的時代,國際市場競爭十分激烈,高新技術的滲透正使紡織行業大為改觀,而能耗和環境問題在國民經濟和社會生活中又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自20世紀70年代初,能源危機席卷全球,風波迄今未息,節能問題已為世人矚目。染整行業的能耗和環境汙染也不容忽視,如何降低能耗和環境汙染、同時又能實現電子計算機控製的自動化,已成為國內外染整工作者普遍關注的問題,織物電化學染色課題正是在這種情況下應運而生。

經過多年來的努力,雖然從實踐和理論上證明了電化學染色的可能性,佐證了它具有其他染色方法所無法比擬的優點。然而由於實驗條件和時間的限製,但離工業化生產還具有一定的距離。目前這一課題還有許多尚未解決的問題。

①根據染料和纖維的性質,如何選擇合理的電參數如兩極間電壓的大小以及極間距的大小,是首先要解決的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