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25章 低碳示範:先行的氧吧生活(2)(1 / 3)

2.低碳建築的解決方案

在哈馬碧社區規劃、建設前,政府就與開發商在合同中作了一係列專門規定:禁止使用壓縮木板;禁止使用銅管和PVC管作為水管,隻允許使用其他無毒害的塑料或不鏽鋼管材;所使用的油漆及塗料也均經過測試,確保對人體或環境無害;所有家用電器也都要達到最高的能效標準。否則政府將與開發商解除合同,並把違約的開發商列入黑名單,不得參與政府招商,為此,專業人員還精心設計了一份特殊的“環保表現圖”,用以測試所使用材料及係統的環保質量。

另外,隻要在技術和經濟上可行,且對環境和健康無害,哈馬碧的建築鼓勵使用回收材料。在使用原材料和運輸方麵,也有特殊要求,如建立大的材料集散地,集中把材料都運進來再開工,這樣可以減少對交通的影響。

3.親近自然的宜居生活

為了降低交通能源消耗,哈馬碧社區設計了完善的公共交通係統,包括公共汽車、私人駕駛小汽車和輪船。這裏道路四通八達,有有軌電車、地鐵和免費渡輪等多種交通方式,而且這裏離市中心很近,上班隻需20分鍾,便利的交通服務吸引了許多人到哈馬碧新城定居。目前使用公共交通的人數已經達到了79%,因上班而使用小汽車的頻率減少了40%。

哈馬碧社區還與瑞典的城市汽車俱樂部和石油公司合作,推廣社區合作用車計劃——Carpool。這個計劃為社區統一提供小汽車,而加入俱樂部的會員可通過手機獲取開車密碼,就近取車,用完後再將車輛停放在指定的地點,這提高了小汽車的使用效率,也節省了能源。社區的發展目標是到2010年,80%的居民使用公共交通、步行或騎自行車;至少15%的住戶和5%的商用住戶參加公用汽車聯盟;所有的重型車輛不能進入小區。

在哈馬碧,目之所及,處處都散發著自然的氣息:一條小河靜靜地穿過社區,岸邊是茂盛的蘆葦和其他叫不出名字的水草,白色的海鷗飛來飛去;岸上綠樹蔥蘢、芳草遍地,散步的老人、遛狗的婦女、推童車的年輕夫婦,個個步履從容、人人悠然自得;一排排嶄新的公寓高不過五六層,每幢公寓的顏色都不一樣,淺紅、米黃、灰白,搭配得是那樣協調,簡單明快而不刺眼;草坪、藤蔓、綠樹、鮮花……小區內到處生機盎然;四五個在噴泉邊玩耍的孩子,不時發出歡快的尖叫聲。

三、德國沃邦居住區——可持續發展試驗區

德國弗萊堡是歐洲最具生態意識的小城之一,除了極富創意的“太陽船”建築,著名的“沃邦居住區”是弗萊堡的另一大“創舉”。沃邦社區坐落在德國弗萊堡市郊區,是個高檔試驗住宅區。如果單純看這個社區,很難把這裏與擁有上千年曆史的曆史名城弗萊堡聯係起來,這裏的建築不再是德國傳統的白牆紅瓦的別墅小樓,而是一棟棟整齊的多層建築。

沃邦社區原為被法國占領的軍兵營,麵積38公頃,是在被法軍遺棄後,按可持續發展原則規劃而成的生態小區。1996年,德國政府將其開發政策作為德國城市開發模式提交到聯合國人居大會上,並成為最佳實踐案例。下麵就來看看這個最佳實踐案例是怎樣體現“人居”的吧!

1.社區的建房準則

一方麵給房屋安裝太陽能發電裝置,一方麵大力推廣低能耗的建築和小區設計,推廣使用節能燈,使用保暖材料,沃邦將低碳建設完全融入到市民生活的細節當中,使低碳不再是口號。沃邦的很多建築如同小型的太陽能發電廠,能生產盡可能多的能源,消耗盡可能少的能源,使住宅成為“能源剩餘型房屋”。

這些小型“發電廠”的電能進入共同電網。按照德國的《可再生能源法》,住房用不完的電能若被公共電網接受,可以給主人創造收入,使安裝太陽能發電設備成為不賠本的綠色投資。據統計,每戶居民大約可得年收入1100歐元到1800歐元不等。

而建築周圍的花園和綠色植物,不僅裝點了人們的生活,而且恰到好處地起到了讓建築冬天保暖、夏天避暑的功效,不讓空調和暖氣消耗大量能源。沃邦還發揮地處黑森林的得天獨厚的優勢,部分使用木材作為建材,讓住戶在冰冷的玻璃和水泥牆中多了一絲生活的氣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