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娶媳婦幹什麼?”
“生兒子!”
“生兒子幹什麼?”
“放牛!”
放牛娃哪有春天?在亂世當中隻能淪為炮灰?
張一鳴搖搖頭,開始諄諄誘導:
“王侯將相寧有種乎?誰生來也不是大富大貴,皇帝輪流做,明年到我家,記住,好男兒誌在四方,即使不能稱帝,也要封侯拜相,妻妾成群,光宗耀祖……。”
一眾熊孩子聽得神馳向往,熱血沸騰。
在窗外偷聽的小翠,冷汗直流,差點趴地上:這是鼓動孩子們造反啊,一鳴哥真的瘋了?這麼大逆不道的話都說的出來?被官府知道了是要砍頭的。
……
下午,張一鳴領著一群熊孩子,浩浩蕩蕩直奔野外而去,隊伍整整齊齊,小張鐸盡職盡責的維持秩序,張一鳴手中那著一把不知從哪弄來的折扇,羽扇綸巾,風騷無限。
堡中清一色的粗魯男子,渾身隻有牙齒是白的,五大三粗像頭狗熊似的,三棍子打不出一個屁來,驟一看到這麼一股小清新,惹得路上的大姑娘小媳婦紛紛側目。
“嘖嘖嘖,這個書生好年輕啊?”
“是啊,皮膚比我的還白。”
“對啊,還是雙眼皮!”
“聽說書生都會吟詩作畫,彬彬有禮!”
“不知道他有沒有妻室?”
旁邊的幾個小夥子憤憤不平道:
“小白臉一個,殺雞都費勁!”
“嗯,百無一用是書生!”
“有道理,吟詩作畫能當飯吃嗎?”
……
當得知這個私塾先生是堡主家的廚師張一鳴之時,眼珠子差點瞪了出來,有些家長就不樂意了:
“堡主太胡鬧了,怎麼能讓一個廚師教書呢?”
“是啊,廚師教出來的廚師不還是廚師嗎?”
“不行,咱們得去找堡主去?”
……
來到野外,四處都是綠油油的莊稼,處處都是不知名的野花野草野果,山清水秀,藍天白雲,絲毫沒有前世的霧霾天氣幹擾。
村民們隻知道吃米飯饅頭果腹,殊不知真正的美味卻在這田野間。
張一鳴帶著熊孩子們設置了不少陷阱,挖坑,埋土,鋪樹葉,放誘餌,設置老鼠夾子。
熊孩子們感覺稀奇好玩,幹得不亦樂乎。
隨後,又挖了不少野生幹薑,地瓜,采摘了些許花椒,雨後的蘑菇也不少,一並收入囊中,竟然還有野山楂,成片成片的,青紅相間,還未熟透。
張鐸皺著眉頭道:
“老師,這叫紅果,酸掉牙,爛了都沒人吃?”
“別忘了,老師還是個廚師,過幾天給你一個驚喜!快,多摘些!”
張一鳴可是知道,糖葫蘆起源於宋朝,紹熙年間,宋光宗最寵愛的黃貴妃生病了。她麵黃肌瘦,不思飲食。禦醫用了許多貴重藥品,皆不見什麼效果。皇帝見愛妃日見憔悴,也整日愁眉不展。最後無奈隻好張榜求醫。一位江湖郎中揭榜進宮,為黃貴妃診脈後說:“隻要用冰糖和紅果煎熬,每頓飯前吃五至十枚,不出半月病準見好。”
貴妃按此辦法服後,果然如期病愈了。
皇帝自然大喜,展開了愁眉。後來這種做法傳到民間,老百姓又把它串起來賣,就成了冰糖葫蘆。
這可是中華民族的傳統小吃,老少皆宜,酸甜可口。
有了自己這個穿越來客,這個傳統小吃就可以提前問世了。
自己的第一桶金有著落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