調節電解質平衡藥
氯化鈉
氯化鈉
【拉丁名】
SodiumChloride
【別名】
食鹽
【作用和用途】
本品含鈉和氯兩種離子,它們是細胞外液的主要電解質,是影響內環境穩定的重要因素。鈉是保持細胞外液滲透壓和容量的重要成分,並以碳酸氫鈉的形式構成緩衝係統,對調節體液的酸堿平衡有重要作用。
臨床上用於治療嚴重脫水,低血容量性休克,低鈉綜合症,高溫作業者,大量出汗,丟失大量氯化鈉,可用0.1%~1%的氯化鈉溶液作飲料;生理鹽水可用於洗傷口、洗眼及洗鼻等。
【用法】
靜滴或皮下滴注,劑量視病情而定。
0.9%氯化鈉的滅菌水溶液可用於衝洗。
【副作用】
輸入過量時可引起組織水腫。
【注意事項】
腦、腎、心髒功能不全者慎用。肺水腫病人禁用。
氯化鉀
氯化鉀
【拉丁名】
PotassiumChloride
【作用和用途】
鉀是維持細胞內滲透壓的主要成分,對維持細胞內液的酸堿平衡起著重要的作用。
鉀對心肌的自律性、傳導性和興奮性有影響,缺鉀時,心肌興奮性增高,鉀過多時,心肌的自律性,傳導性和興奮性則受到抑製。
本品可用於防治低鉀血症,及強心甙中毒引起的陣發性心動過速或頻發室性期外收縮。
【用法】
低鉀血症的預防口服,1次1g,1日3次。
病情危急時,可用靜滴,每次用10%-15%液10ml,用5%~10%葡萄糖液500ml稀釋,可根據病情酌定用量。
【副作用】
腎功能嚴重減退,無尿、少尿時忌用。血鉀過高時忌用。
口服時,對胃腸道刺激較強,應用飲料稀釋後、並在餐後服用。
靜滴過量時可出現中毒症狀,疲乏,心率減慢甚至停搏。
氯化鈣
氯化鈣
【拉丁名】
CalciumChloride
【作用和用途】
能促進骨骼和牙齒的鈣化成形,青少年缺鈣,則會影響骨骼的生長發育。
鈣能維持神經肌肉正常的興奮性,缺鈣時,神經肌肉的興奮性增高,易出現手足抽搐的現象。
鈣劑有抗過敏的作用。
本品可用於缺鈣引起的手足抽搐、腸絞痛、輸尿管絞痛。還可用於蕁麻疹、瘙癢性皮膚病,以及佝僂病、軟骨病等。【用法】
靜注,用量視病情而定。
【副作用及注意事項】
注射時速度不宜過快,否則會引起心律失常。
注射時如漏於血管外,會引起劇痛及組織壞死。
葡萄糖酸鈣
葡萄糖酸鈣
【拉丁名】
CalciumGluconate
【作用和用途】
與氯化鈣相同,但比氯化鈣刺激性小且安全。
【用法】
口服成人1次0.5~2g,一日3次;小兒減半。
靜注每次10%液10-20ml,加5%~25%葡萄糖液稀釋後緩慢靜注。
【副作用及注意事項】
參見氯化鈣。
戊酮酸鈣
戊酮酸鈣
【拉丁名】
CalciumLevulinat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