附錄:藥物保健小常識(1 / 3)

附錄:藥物保健小常識

阿膠質量鑒定法

好的阿膠方塊整齊,長、寬約3厘米,厚約0.5~0.7厘米。呈棕紅或棕黑色,有光澤且平滑。味微甘,氣微弱。對光照視透明,質地堅硬而脆。用力在桌麵上拍打,脆斷成碎塊,斷麵呈棕色、半透明、無異物者為真品。

冬令補品選用法

①陽虛畏寒者:可選食羊肉、狗肉、牛骨髓、參茸片、參茸補膏等。

②陰虛者:可選食海參、銀耳和當歸丸、六味地黃丸等。

③血虛者:常頭昏眼花,可選食牛奶、桂圓、雞、蛋、紅棗和阿膠。

④氣虛者:宜選食人參、參杞補膏、兩儀膏、十全大補膏等。

粉針劑質量鑒定法

正常的粉針劑能在瓶內自由翻動,瓶內無異物及色點,瓶體無裂縫,出現藥粉結塊、粘靠瓶壁或變色等現象之一者,應丟棄不用。

蜂皇漿真假鑒別法

①看:純正蜂皇漿呈乳白色或淡黃色半透明漿狀體;偽、劣蜂皇漿色淡質稀,表麵有少量氣泡。

②嗅:純正蜂皇漿嗅之有特殊酸味;變質蜂皇漿有腐敗臭味。

③嚐:用舌嚐先酸後澀的是純正蜂皇漿;僅有甜味或無味的是偽品。

④驗:用碘液檢驗,純品蜂皇漿呈棕紅色;偽品則呈藍色。

服藥防嘔吐法

服藥會產生嘔吐反應者可采用以下方法。

①分次少量服用。

②先飲少量生薑汁,再服藥。

③針刺或指壓手腕部的內關穴。

④用手指重按太陽穴。

⑤在舌苔上先用鮮薑切片來回擦幾下。

⑥鼻孔裏塗些醋。 都可防止惡心嘔吐。

感冒藥合理選用法

中藥治感冒必須辨證施治。

①風寒感冒:表現為發熱輕、無汗、頭痛、鼻塞流清涕、聲重咽癢、咳嗽痰稀,可用午時茶、通宣理肺丸等辛溫解表劑。

②風熱感冒:表現為發熱、有汗、頭痛、咽喉腫痛、痰涕黃、口渴、尿黃,可用銀翹解毒片、感冒退熱衝劑、桑菊感冒片等辛涼解表藥。

高錳酸鉀濃度選用法

①洗胃:濃度應為1:1000~5000。

②衝洗感染的傷口及粘膜:濃度應惟1:1000。

③衝洗陰道或膀胱:濃度應為1:1000~2000。

④消毒水果和食具:濃度應為1:1000。

固體幹糖漿質量鑒定法

固體幹糖漿應為幹燥顆粒狀的衝劑,如發現有異臭味、發粘、結塊、溶化等現象之一者,即說明開始變質,應停止服用。

含溶服藥法

複方甘草片等止咳類藥片,以及治咽喉炎的薄荷喉症片、含碘喉症片等,必須含在嘴裏,讓其溶化後緩緩咽服,療效較好。

虎骨真假鑒別法

①頭骨:頭圓,額扁平,前額上部有一淺槽,頂骨後部有脊棱,顴骨外展,上齶8對牙齒,下齶7對牙齒,犬牙長而內彎,臼齒為山字形。

②身骨:頸椎第一節為蝶形,第3~7節呈馬鞍形,肋骨13對,兩端圓而中間扁,尾椎22~28節,多為雙數。

③四肢骨:肢骨分2節,上節為1根骨,下節2骨合成、前肢上節有“風眼”,前肢下節主骨長,幫骨短,後肢上節為圓柱形,下節主骨粗,呈棱柱狀、幫骨軟細,四肢斷麵空隙占骨的1/3,骨髓呈絲瓜絡狀。

④爪鉤:前足5趾,後足4趾,爪為黃白色或灰白色,油潤光滑,爪鉤粗短,外側呈圓棱狀,內側略平無裂紋。虎掌上常留有黃褐色略有黑條紋的皮毛。

⑤氣味: 腥臊味較重。

⑥比重: 虎骨比同體積的牛骨重一倍。 虎骨斷後不呈空洞,而顯絲瓜絡狀。

混懸劑乳劑質量鑒定法

藥用混懸劑、乳劑如出現大量沉澱或分層、輕搖不勻等現象之一者,即不能使用。

膠囊膠丸質量鑒定法

製成膠囊、膠丸的藥物,出現明顯軟化、破裂、漏油、粘結等現象之一者,均表示已經變質,不可服用。

膠囊吞服法

先將膠囊放在嘴裏,喝一口水,不要仰頭而是低頭注視前方,自然吞服。對嘔吐反射神經敏感的病人效果更佳。

酒精濃度選用法

①消毒滅菌:一般濃度為70%~75%。

②預防褥瘡:濃度應為50%。

③物理降溫和小麵積燙傷的濕敷:濃度應為25%~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