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王總的命令之下,這輛在國防科工委一幫專家,包括李主任看來各種性能都非常優越的主戰坦克被迫返回車間重新返工。
這次回爐,主要是坦克的武器方麵進行重新研製,按照王大師的指示,坦克的火炮和高射機槍必須是帶電磁加速的那一種。
說起來簡單,做起來難,世界各國電磁武器到現在還停留在實驗室階段,離大規模的應用還遠的很,這裏的因素很多,除了電源以外,電子元件,包括高速開關的研製都沒有取得令人滿意的結果。
王大師要求紅日電子研究所馬上生產出性能非常優越的電子元件來,雖然這幫碩士、博士經過王大師的光盤調教,已變得理論深厚,動手能力超群,但對於大師這種馬上要見到結果的做法還是感到非常的為難。
不過大家都習以為常了,因為關鍵時刻大師絕不會袖手旁觀,果然,在下達研究任務的同時,大師早把一係列的資料準備好了。
這次回爐,主要是在坦克的火炮末端加上電磁加速裝置,在高射機槍的末端也安裝了電磁加速器,另外,考慮到坦克的防控性能,還為這個大家夥安裝了一副車載防空雷達。
當然,這種雷達的研製費用非常的高,因為不僅要考慮性能,你還得考慮到他的皮實,那可是放在坦克上,不要求防炮彈,但最起碼得要求是,子彈打在上麵要無動於衷才行。
王有財的這個任務一旦下達,研究所和各個車間又都忙開了,現在坦克的車體部分已不再需要再下多大功夫,畢竟那玩意隻是加工和鑄造的問題。但火炮,機槍和雷達研製就幾乎要重新開始了。
又經過一個星期所謂的攻關,一個星期的加工和組裝,在上千名研究人員和個人的努力之下,一個外形和坦克相似,但又不完全一致的怪胎終於出現在眾人麵前。
這個怪物與普通坦克相比,最主要的方麵是他的火炮和機槍外形怪異,槍口和炮口明顯的粗大,另外還有一個至在頂端的,可伸縮的小功率,高靈敏的雷達。
按小倩的設計,這雷達功率不能大,功率大了,電磁輻射就會對司乘人員有傷害。
這個怪物生產出來以後,因為誰也不知道這種坦克的武器的性能到底如何,包括王有財,為了確定它,最好的辦法就是拿它來試驗。因為實踐是檢驗真理的唯一標準嘛。
在試驗前的那天晚上,李主任和王有財都非常興奮,畢竟這東西還是世界首創啊。
第二天,星期天,早上八時,陽光明媚,李主任,王有財,以及國防科工委的專家組以及紅日公司的一大幫工程技術人員,一起來到紅日公司後麵的大山裏,這裏視野開闊,西邊5公裏處是浩瀚的江州胡,南麵是巍峨的大山,可以起到屏蔽的作用。
看到這個得天獨厚的靶場,眾人十分高興。李主任也十分滿意。
在紅日公司這個臨時開辟的靶場裏,大家都在靜靜的等待。上午九時整,隨著現場指揮員的一聲令下,
“實驗開始!”
這時,眾人都迫不及待的端起望遠鏡。
在眾人的鏡頭裏,隻見一個速度高達100 km/小時的移動靶,正沿著一條預設的軌道在高速的移動著。
於此同時,一名紅日公司的車輛工程師和國防科工委的一名火炮專家,駕駛著這輛電動坦克,在靶場裏從遠處沿著崎嶇的道路向著移動靶的方向高速的前進著,眾人發現,在火控計算機的引導之下,怪物的炮口始終指向移動靶。
在離目標靶還有7000米時,按照預定程序,火炮手一按電鈕,在大家的望遠鏡裏,隻見坦克的炮口冒出一陣輕微的白煙,隨後大氣中傳出一陣震蕩的,嗚嗚的,沉悶的聲音。
在大家還沒反應過來時,一枚經過電磁加速的炮彈,高速的穿過移動靶,這枚高速炮彈幾乎對靶車的運行沒造成任何影響,看來炮彈的速度極快,穿過移動靶以後,這枚炮彈猛地紮進不遠處的泥土裏,隨後,一陣猛烈的爆炸,在爆炸的瞬間,靶車的後麵塵土飛揚,烈焰翻騰,在衝擊波的作用下,這個可憐的靶車就像大海中無助的一葉小舟,終於被掀翻了,接著慣性,這輛靶車向前衝了一段距離,隨後四輪朝天,趴在地下不動了。
看到經過改裝的坦克性能果然不一樣,可以在7000米遠的距離上,在高速運行中擊中同樣高速的目標,李主任心中大喜,果然是一個非凡的火力係統!
就在李主任高興勁還沒緩過來時,一個更大的震撼來了。
原來,為了讓李主任來個更大的驚喜,王有財讓李主任拿起望遠鏡,朝江州湖的天空方向看看。
李主任不知王有財葫蘆裏賣的是什麼藥,隻好端起望遠鏡,透過望遠鏡,李主任發現在江州湖的上空出現了一個小黑點,就在他不明白是怎麼回事時,王有財突然下令,他要讓這輛電動坦克用高射機槍去打這個靶機!
這個靶機是為了實驗,剛剛研製成功的,在衛星的引導之下,這架在30km以外的遙控電動直升機靶機正向著坦克的方向高速駛來,在飛機離坦克還有20km時,早已被坦克的武器係統檢測到,在火控計算機的引導之下,國防科工委的火炮專家一按按鈕,隻見這輛坦克的高射機槍立即掉轉槍口,隨後,這挺機槍向著遙控直升機的方向就是一片彈雨,在眾人驚訝的目光裏,在初春的陽光下,高射機槍發射的曳光彈與大氣劇烈的摩擦著,發出一條條耀眼的火舌,在這串火舌的打擊之下,這架飛在6 km高空的遙控直升機被坦克的電磁加速機槍給打的冒出一團耀眼的火光,淩空解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