赴死,或是麵臨不世之強敵,又或是麵對沉淪晦暗的險境,才是有著赴死的說法。
沈畫身為儒家大師兄,儒道與劍道雙修,在儒道方麵完成的是超世之偉業,以一人之力硬生生的就是補全了儒家三道不朽傳承。而在劍道方麵,也是神州大地少有的能夠感受到劍仙陸達書的劍意盎然秦九州的感召,並且有信心遞出那麼一劍的。
這樣的超世英才,又是身在儒家學宮之內,又能麵臨怎樣的險境而赴死?
仲夏稚嫩的麵容之上是浮現和他年齡不相稱的悲坳,眸光之中紫芒微閃,似乎是洞察世事悲歡,一臉沉鬱老氣,也是令孫艾大呼妖孽的同時,就是不能將仲夏當做年方十歲的孩童。
“師兄是去補全儒道傳承的,他說的倒是輕巧,什麼補足的不過是儒道靠後的三道傳承,儒家三千大道,就算是有著強弱之差,但又有哪一道不是博大精深?就算是昔年那些儒學造詣爐火純青的大儒,在補全儒道傳承這塊,也是補一道死一個,就算是靠的極後的傳承,也是不例外的。”
孫艾聽了,也是大為感歎。這沈畫能獨自一人補全三道儒道傳承,的確是儒家這幾百年來,出現的最為驚才絕豔的人物。但是對於孫艾而言,沈畫的這種為儒家傳承甘願獻身而又雲淡風輕的高分亮節,才是更加的讓孫艾感到敬佩。
儒家弟子似乎都是有這樣的精氣神,在危難之際都是會變作堅韌不拔的棟梁,護大廈於將傾,挽狂瀾於既倒。就是在儒家麵對焚書坑儒這樣的大難,分散在神州各地的大儒卻是能在千鈞一發之際趕回,甚至就是為儒道傳承付出生命!死不足惜!
儒家子弟修儒,就是懷著修身治國平天下的宏大誌向,修身本就是不容易,能夠做到修身也就是在儒道之上晶瑩剔透,必有成就。而能做到治國,也就是名動儒林的大儒,一身浩然正氣也是澎湃如同漫漫長河,奔騰不息!
而要是能做到傳說中的平天下,也就是最為名副其實的儒聖,漫漫儒道傳承,因浩然正氣九根竹而成為儒聖的不少,但是要說做到平天下,整個儒家也就是隻有先聖仲尼一人做到過!之後儒家的儒聖,雖說浩然正氣九根竹,言出法隨,天地尊之。可以說是都有著平天下的能力,但是卻從未有儒聖能做到平天下!
天下反而是在七國亂戰之中,睥睨天下的大秦贏氏所平!
現任儒聖子良,儒道劍道雙修,一手方寸生花劍道甚至是掩蓋了子良在儒道之上的強絕造詣,甚至一身實力僅僅是排在一人可撼一國的西境燕丹之下,都是不敢說可以做到平天下啊。因為當今天下,乃是大秦天下!
安京朝堂之上的文武百官晦深莫測,身處高台之上堪稱名卿巨公的三公六部九卿更是如同大秦的十八根擎天巨柱,每個都是智計深沉的武道梟雄。早就是已經將如今的神州天下巔來覆去的玩了個遍,又何來不平之說?
所以對於儒聖子良來說,似乎這太平天下,也是沒有他插手清平肅整的道理。
白玉階梯之上隱隱散發著白光,沈畫就是順著白玉階梯往下走去,階梯之旁的拱璧也是熠熠生輝,似乎是受到什麼感應,慢慢就是顯現出栩栩如生的壁像,壁像大多是老者,有的麵容慈靜,有的猙獰怒目,有的雲淡風輕。雖然麵容各不相同,猶如眾生百態,但是卻都是散發著一種儒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