點評
吉列反常理的推銷和改進法,使公司占領了市場,獲得又一次成功。這個事例能給我們這樣一個啟示:挖掘市場潛能應注重全麵,而不應局限在某一範圍,尤其今天的女性生活領域,更是潛伏著巨大的商機,好好利用,財富便會垂手可得。
21“寶寶”尿布,滾滾財富
美國一家公司開發生產一次性尿布,源於該公司一位職員的發現。這位職員發現,給嬰兒換尿布對美國婦女來說是一件挺頭痛的事,換下來的尿布,洗淨晾幹後再用,實在很麻煩,如果棄之不用另換新的,浪費又太多。這位職員想:如果設法降低尿布的成本,生產一次性尿布,那些正為換尿布頭痛的媽媽們肯定歡迎。這位職員向公司談了自己的想法,馬上引起公司的重視。公司在進一步調查、分析、研究的基礎上,立即組織人員研究開發一次性尿布。經過幾個月的努力,一次性尿布生產出來了,這種產品吸水性很強,貼膚體的那一麵幹燥、柔軟,質量比普通尿布強。在保證這一質量的前提下,公司想辦法從各個環節降低成本,最後市場定價隻有6美分。公司還給一次性尿布起了一個容易打動媽媽們的心的名字:“寶寶”尿布。結果,“寶寶”尿布投放市場後,大受歡迎。公司立即加大廣告宣傳力度,不久,美國有一半以上的嬰兒用上了“寶寶”尿布。
點評
隨著人們生活水平的不斷提高,一次性用的商品範圍不斷擴大,善於發現這些潛在市場,並開發生產出相應的產品,將會給你帶來滾滾財富。今天風靡世界各國經久不衰的“寶寶”尿布,能給媽媽們帶來多少便利。而且,鑒於其價格廉美,賺錢與否,可想而知。
22“玩笑”開發的新產品
美國的沃爾什年僅24歲,他在賓夕法尼亞沃頓商業學校讀書時,有一次同學們在一起開玩笑,有位同學問他在米老鼠60歲生日時希望得到什麼。他回答說:得一隻有畫的手表。由此,他想到,如將繪畫大師們的傑作複製在表麵上肯定會受歡迎。於是,他便著手製作。幾個同學對沃爾什這種“處女產品”的歡迎,使他堅定了推廣這種高招的決心。1989年畢業時,沃爾什寫了製造藝術表的論文,並立刻把這種計劃貫徹到實際中去,獲得在表麵上複製8種藝術品的專利。1990年他把產品從校園推向社會,銷售十分興旺,以致他要在紐約的拉奇蒙開設辦事處,雇了60名推銷員才能適應業務發展的需要。現在,沃爾什的藝術表已發展至60多種畫麵,其中包括畢加索、凡高、雷諾爾等名家作品,每個表訂價約在40至65美元之間。沃爾什戴在手上的就是他自己設計的手表。這些產品已在全美3500家商店以及法、德、日等國銷售。
點評
朋友,你手上的手表是否也是此類藝術表呢?沃爾什以表為載體,把藝術品複製在表麵上,既實用又有觀賞性,既宏揚了人類的藝術瑰寶,又充實了自己的口袋,何樂不為?在當今商界,“點子”一詞已成為“創意致富”的專有名詞;好主意成了緊俏商品,好創意受到老板垂青;“金點子”被人譽為現代“點金術”。你腦子裏的某個閃念,即便是個“玩笑”,很可能就是一筆可觀的財富。
23釣魚釣出食品冷凍法
1923年,美國皮革商巴察在出售了自己的食品冷凍法專利後得到了3000萬美元。這筆財富的獲得完全得益於他的釣魚愛好。
巴察經常去紐芬蘭海岸,在結了冰的海上鑿洞釣魚。從海水中釣起的魚放在冰上立即被凍得硬邦邦的。當幾天後食用這些凍魚時,巴察發現隻要魚身上的冰不溶化,魚味就不變。根據這一發現,巴察著手試驗將肉和蔬菜冰凍起來。他高興地發現,隻要把肉和蔬菜凍得像那些魚一樣,就能保持新鮮。經過反複試驗,他進一步發現:冰凍的速度和方法不同,會影響食品冰凍後的味道和保鮮程度。經過幾個月廢寢忘食的摸索,巴察為他發明的食物冰凍法申請了專利。由於這是一種具有極大潛力和應用範圍的新技術,所以找上門來的人很多。巴察待價而沽,最終,通用食品公司以3000萬美元的巨款把這項專利拿到了手。
點評
生活是海洋,生活中到處都充滿財富和寶藏,等待著你用智慧去啟開大門。一個絕妙的創意,會使你得到意想不到的成功,甚至會改變你的人生之路。因此,要像巴察那樣,處處留心自己身邊的機會,鍥而不舍地加以探究,便會開發出新的財富。
24新點子發明牛仔褲
1880年,美國西部出現了淘金熱。當時20歲的利維·斯特勞斯也到舊金山去淘金。他看到那千千萬萬尋找金礦的人們生活不方便以後,就開設了一家商店,專門銷售日常用品,包括露營用的帳篷和用作馬車篷的帆布。有一次,一位淘金工人對他說:“我看用你的帆布做短褲挺好。礦工們現在穿的短褲都是用棉布做的,很快就磨破了。如果用帆布來做,結實耐磨,定會大受歡迎。”利維聽後,便用帆布做了一批短褲,果然很快銷售一空,賺了一筆錢。
點評
表麵上,這個事例是利維賺了錢,實際上卻是淘金工人獻了金點子,每個人都有自己獨特的思維,而無論年幼老少或貧富貴賤,善於思考,便能有好創意。心理學家告訴我們,我們所使用的能力隻有我們所具備能力的2%—5%;一個人如果永遠沒有發現蘊藏在自己體內無窮無盡的財富(能力),那是最大的不幸。愛動腦筋的朋友們,張開你思維的翅膀吧!讓有限的生命,想出無限的點子;讓點子伴你發財致富。
25偶然事件中的創新機會
世界上最大的企業——杜邦化學公司,之所以獲得卓越成就,就在於它善於把意外事件作為創新機會。本世紀20年代中期,杜邦公司開始組織力量從事高分子化學這一嶄新領域的研究,而這個領域德國人早在第一次世界大戰期間就著手開拓了。幾年過去了,杜邦公司沒有取得任何結果。到了1928年,試驗室的一個助手無意中讓一個燒鍋始終開著過了周末。星期一早晨,主任化學師發現燒鍋中的材料已凝成了纖維。他們從這個意外的成果入手,以後又花了10年時間,終於找到了製造尼龍的辦法。這種同樣偶然事件在德國的大型化學公司實驗室裏也曾經發生過多次,而且時間早得多。以德國當時在化學工業中的領先地位,完全可以比杜邦公司早多少年就找到尼龍的製造方法,但是因為忽視了偶然事件,他們把偶然製成的合成纖維倒掉了,於是一切又得重新開始。
點評
杜邦公司的成功提醒我們不要忽視偶然事件。同樣的事件,發生在德國公司身上,卻猶如投石落水,僅輕起漣漪而已,無任何大浪之跡象。聰明人在於用心,善於從小事中找出有價值的東西,能舉一反三,若不是這樣,牛頓如何能從樹上落下的蘋果這一非罕見的現象中發現著名的“萬有定律”呢?
26讓指南針與地毯聯姻
在阿拉伯國家,虔誠的穆斯林每日祈禱,無論在家、旅行,都守時不輟。穆斯林祈禱的一大特點是祈禱者一定要麵向聖城麥加。一個名叫範德維格的比利時地毯商聰明地將扁平的指南針嵌入祈禱地毯。指南針指的不是正南正北,而是麥加方向。新產品一推出,在有穆斯林居住的地區,立即成了搶手貨。
範德維格並不滿足已取得的成功,在非洲又推出了織有領袖頭像的小壁毯。因為他發現,在非洲國家的機關裏總要掛元首的照片。由於氣候濕熱,照片易發黃變形。如根據領袖照片組成壁毯,則既美觀又耐久。銷路麼?不用發愁。他已經製成了帶有博瓦尼(象牙海岸)、迪烏夫(塞內加爾)、比亞(喀麥隆)頭像的壁毯。他製出的阿拉法特頭像壁毯,在阿拉伯國家已賣出3萬塊。
點評
指南針和地毯本是風馬牛不相及的兩件東西,比利時一個商人範德維格卻把它們結合起來,從而賺了大錢。創意巧要巧在與人們的日常生活相貼近,掌握市場需求,一旦獲息,迅速出手,占領市場。新思維、快速度,是在商戰中致勝的兩大要素。
27導遊手帕帶來的財運
在日本東京,“夫妻店”隨處可見,它們就像小小的蝦子一樣,生機盎然。它們的存在有著自己極不平常的經營妙方。
有一家專賣手帕的“夫妻老店”,由於超級市場的手帕品種多,花色新,他們競爭不贏,生意日趨清淡,眼看經營了幾十年的老店就要關門了,他們在焦慮中度日如年。
一天丈夫坐在小店裏漠然地注視著過往行人,麵對那些穿著姣豔的旅遊者,忽然靈感飛來,他不禁忘乎所以地叫出來,把老伴嚇了一跳,以為他急瘋了,正要上前安慰,隻聽他念念有詞地說:“導遊圖,印導遊圖。”“改行?”妻子驚訝地問。“不不,手帕上可以印花、印鳥、印山、印水,為什麼不能印上導遊圖呢?一物二用,一定會受遊客們的青睞!”老伴聽了,恍然大悟,連連稱是。
於是,這對老夫妻立即向廠家訂製一批印有東京交通圖及有關風景區導遊的手帕,並且廣為宣傳。這個點子果然靈驗,銷路大開。他們的夫妻店絕處逢生,財運亨通起來。
點評
一條小路,走到盡頭,可能能通往大道,也可能就是懸崖絕壁,人似乎能在絕境中爆發出意外的潛力。“夫妻店”老夫婦,在強大的競爭下獨辟蹊徑,獲得了新生。導遊手帕,把錢給導過來了。
28創優產品領新潮
日本摩托車有限公司,當美國摩托和德國摩托成為歐洲市場上的搶手貨時,他們見喜不驚,而是積極走“拿來主義”的捷徑,將美國和德國在市場上吃香走俏的幾類摩托車購回家來,一台台的反複進行拆卸、檢驗、比較,最後集眾家之長於一體,重新研製和設計了一種選型美、耗油低、噪音小、時速高、操作易的CY—80型雅馬哈。結果產品一打入歐美市場,不但迅速取代了美國摩托和德國摩托一統天下的局麵,而且就連極愛本國產品的美國青年,也不得不見美心動,另覓新歡,紛紛視騎日本CY—80型雅馬哈為出門觀光遊覽的理想之車。
點評
說到開發新產品,搶占市場,不少企業的經營決策者都認為:開發新產品,應先人涉足,越快越好。其實不然,後發製人也勝人。
29改進工藝創菜名
廣州的飯菜是全國有名的。單是雞,廣州人就可做出東江鹽水雞、太爺雞、麻酥雞、豉油雞等等,可謂是各地風味彙集一堂。現在,在有關雞的菜單上又添了一個“百歲雞”。
“百歲雞”這道菜的首創人是一個名叫李慧的女子,開始時專營“煲粥炒粉”,所獲利潤有限。上進心極強的李慧認為生意要發展,就必須創出一道新菜,作為自己店鋪的招牌。於是她幾次進入烹調班學習烹飪,又親自去觀察許多名店,拜訪名廚向他們學習,還親自品嚐遠近的菜,為自己創新打下基礎。
李慧發現,雞燙熟之後,如果用自來水冷浸,雖然可以使雞肉滑嫩爽口,可是由於水性寒冷,部分顧客,特別是年老體弱的人或哮喘病患者吃過後會有不良反應,甚至會引發疾病。她想,如果能針對這一部分顧客,改進製作雞的工藝,一定會贏得顧客的喜宴。
說幹就幹,李慧經過多次實驗後,終於做成一道新菜。她先選取兩斤左右的生猛雞,這些雞都是清遠的石角雞。用來燙熟雞的水也是特製的“老水”,是用動物骨頭、名貴中藥材和香料等熬製而成。等到用“老水”把雞燙熟後,再把雞放在另一盤“老水”中冷浸一個多小時,然後再烹飪。
改變工藝後的雞,既有一般白切雞的皮脆肉滑的特點,還因為浸泡時間長,香味滲入雞骨髓,就連雞骨頭也久嚼而有味;同時,由於加入其中的中藥材去掉了寒氣,對人體十分滋補。所以這道菜不光一般人愛吃,那些年老體弱多病者猶為喜愛,借它來調養身體。因為這道菜有滋身健體的功效,被人們稱之為“百歲雞”,在廣州廣大路的“為食街”名聲大噪。
“百歲雞”創出後,顧客如雲,生意十分興隆。還招引來不少文人騷客,來此作畫留文,無意中又起到了廣告宣傳作用。李慧因此而賺錢不少,她創出的名牌“百歲雞”,還被評為廣州的個體優質名菜。
點評
對於企業經營者來說,不斷改進自己的產品十分重要。有時候,改進創新還可以為你贏得一個新的消費者群體。多一個顧客就意味著你有可能多一份利潤。
30小發明帶來大財富
香港有一個小青年,頭腦靈活,平時喜歡搞一些小發明。可惜的是,他發明的東西無法引起別人的注意,常常變成無人問津的廢品。但他也毫不在乎,隻以搞小發明為業餘樂事。
有一次,他到廟街上替父母買“通勝”。“通勝”就是皇曆。大家都知道,香港有的人十分迷信,不論紅白喜事、訪親會友,都要查皇曆,以求吉利。這位小青年到廟街上一看,各個賣“通勝”的攤位前都排著長隊。他就想:“通勝”對香港人如此重要,要是能發明一種像電子表那樣的“電子通勝”,一定會很有銷路的。
回到家裏,他立即開始研製,經過幾個月的努力,電子通勝終於發明成功了。這個現代化的通勝,具有一般皇曆的全部功能。例如哪一天適於婚嫁,哪一天適於出喪。它可以用來查閱過去、未來的各種宜忌事項,還可以顯示各個時辰的吉凶,而這所有的一切,隻需要按一下按鈕,便會一目了然地顯示出來。另外,這個電子通勝還有電子表的功能,裝有定時鬧鈴;它還可以隨時顯示當地氣溫,還有世界各地時間及天氣概況。
研製成功後,這位小青年便去聯係製造商,但有許多老板都怕賠錢,不肯生產。他並不氣餒,經過不懈努力,他終於說服了一位製造商來生產這種電子通勝。
電子通勝一投入市場,就受到了香港市民的青睞,一時間供不應求,製造商忙讓工廠加班生產,獲得了大量利潤,這位青年也獲得了自己應得的一份。在這之後,他開始自己創業,又有許多小發明投放市場,不斷獲得成功。
點評
這個青年的成功,固然是由於他有聰明的頭腦,能搞小發明。但他能準確地把握消費者心理,生產出更加方便實用的產品來滿足顧客需要,才是成功的真正原因。
31自創名牌闖世界
大學畢業後,羅光男和兩個朋友合夥辦了一家製造羽毛球拍的工廠。創業之初,三人齊心協力,公司很快走上正軌,並開始盈利。就在公司向前發展之際,中國人頑固的內耗的毛病體現出來了,三人發生了嚴重的分歧,最終隻好把公司一分為三。經過這次波動後,羅光男意識到合夥的生意太難做了,他決定自己出資辦一家自己的公司,生產羽毛球拍。
不久,公司開業了,羅光男親自掌握工廠的經營大權,心中十分高興。但不久他就發現,自己的公司隻是接受國外名牌廠家的委托加工,隻能掙到很少的加工費,而且主動權還在別人手中。為了創出一番事業,羅光男決心要生產出自己的名牌產品。他專門聘請了台灣著名的體育用品設計和製造專家,花高薪讓他們給自己設計球拍。這時候,他看到網球運動風靡全球,已決定生產世界一流的網球拍投入市場。
1977年,羅光男自創的“光男”牌網球拍終於推出了。這種球拍使用技術先進的太空材料碳素纖維製成,比傳統的木球拍、鋁合金球拍輕了不少,而且結構牢固,堅韌非常。用它打球時容易靈活控製球,穩定性好。球拍不會因氣候變化而變質。這種新型的球拍銷路極廣,被使用者稱之為“超級球拍”。
在以後的廣告推銷中,為更好地打開西方市場,他把“光男”牌換成了歐洲味十足的“肯尼士”牌,以開頭字母“K”做商標。“肯尼士”球拍由於其可靠的質量和名聲漸長的牌子,迅速打開了歐美市場,並一躍成為全球最著名的網球拍品牌。
現在,“肯尼士”牌網球拍銷量占世界第一。
32巧妙開發新食品
1984年,農民楊惠民在上海的一家工廠當合同工。幹完工作常出廠去閑逛,發現市場上瓜子生意特別好。看見小販麵前小山似的一堆瓜子很快就沒了,他十分吃驚,一打聽才知道,一個小販有時一天竟可以賣出上百斤瓜子。楊惠民立刻覺得如果做瓜子生意會有所收獲。回到家鄉後,他利用周日到附近做了一番調查研究。由於附近有較近的葵花籽來源,生產成本不會過高。他想自己所在鄉和附近的三四個鄉總共有6萬多人,一年說不定能賣出十萬斤瓜子,扣除原料和加工費,每年能淨賺2萬多元。
在心裏打了一番算盤後,他有了把握。他買了一個大炒鍋,又買來一些生葵花籽來試製,經過多次反複試驗,終於炒出了脆而不焦、味道很香的瓜子。他抓住農村過春節對瓜子需求量大的機會,雇人來和自己一起炒瓜子。春節過去後,楊惠民一結賬,發現售出的瓜子竟達到20噸,賺了一大筆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