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章 占山為王(2 / 2)

坐在城守府的大堂上,曹操的雙手微微顫抖著,應勳的請罪文書說的十分明白,在琅琊郡到泰山郡的路途上,曹嵩所率部眾遭到圍攻,全部陣亡,一個不留,應勳護衛不利,請求曹操降罪。而在這封信的最後應勳說道,因為調查發現曾有五百多人的徐州兵馬出現在琅琊郡與泰山郡之間的平昌城附近,所以懷疑是陶謙所為。

其實應勳的這句話隻是說得十分謹慎,試問在袞州和徐州之間,除了陶謙之外,還有誰能夠洞悉曹嵩的動向,並布下這樣的殺局,一個不留?他曹家護衛也有百人,普通的山賊能有這樣的實力嗎?

曹操抓著竹簡的手指已經漸漸發白,忽然,他一把將這封請罪書甩在書案上,就見曹操咬牙切齒,父親、母親、弟弟、弟媳,一家滅門,想當初他曹操不也是殺那呂伯奢一家,如今卻似報應一般。

曹操痛苦流涕,忽然對著廳外喊道:“來人,立即召集諸將升帳!”

外麵的侍從應了一聲,飛快地跑了出去,就聽曹操恨聲道:“爹、娘,孩兒定為你們報仇雪恨!”

同一時刻,徐州刺史府內,陶謙一臉陰沉,據情報所說,曹嵩一家俱都已死,可是張闓卻不知所蹤,五百騎兵仿佛憑空消失了一般,沒有人見到,也沒有回來複命。

陶謙眯起雙眼,難道張闓一行遇到了什麼不測?一念至此,他又微微搖了搖頭,不可能的,曹操所派接應的應勳根本是撲了個空,而且也沒有消息說雙方人馬遭遇,既然沒有意外,那麼......陶謙心中陡然一沉,難道這廝罔顧自己的軍令,逃跑了?

這一想,陶謙卻是心驚膽戰,如果張闓真的跑了,曹操大舉來犯之時,若徐州兵馬真抵擋不住,就算要講和,他手中也沒有任何籌碼啊?

陶謙這回是坐不住了,他站起身來回踱了幾步,忽然喝道:“來人!”

門外一個士兵匆匆進來,陶謙道:“你立刻將別駕和曹豹將軍傳來,就說我有要事相商。”

士兵轉身去了,也就半個時辰的光景,糜竺和曹豹一前一後進得刺史府,陶謙在書房內接見兩人,就聽曹豹問道:“刺史大人,急切傳喚不知有何急事。”

陶謙看了糜竺一眼,卻轉而故作鎮定道:“曹將軍,你可知都尉張闓現在何處?”

曹豹搖了搖頭,他是徐州大將,這張闓按理也是他的麾下,可是半個月前他便沒見過此人,曹豹素來小視張闓,自也不去過問,現在陶謙問他,他才想了起來,隻微微搖了搖頭:“半個月前我便沒見過此人,刺史大人怎麼突然問起這個?”

陶謙眉頭微微一皺,殺曹嵩是暗中下令,除了糜竺之外,沒有一個人知道,這一來也是為了保命,二來日後方便嫁禍給張闓,撇清自己與殺曹嵩一事的幹係。見曹豹不知道張闓的下落,陶謙忙到:“半個月前,我譴張闓去護衛曹嵩家眷,哪知道這廝半個月不曾出現,現在我收到消息,說曹嵩一家被殺,財物盡失,我擔心是張闓所為,曹將軍,你立刻派遣人馬務必將此人給我找出來!”

“什麼?”曹豹臉色一變,這其中的厲害關係他如何看不明白,當即道:”刺史大人放心,就算將整個徐州翻過來,我也將這廝找出來。”

陶謙點了點頭:“事情緊急,曹將軍即刻去辦!”

曹豹領一聲命下去了,書房內隻剩下陶謙和糜竺二人,陶謙歎了口氣:“看來是我大意了,卻沒想到這張闓居然會玩這麼一手。”

糜竺眉頭緊皺:“刺史大人喚我來可是有什麼安排?”

陶謙點了點頭:“子仲,你立刻派人去曹操那邊分說此事,就說是張闓貪財忘義,私下殺了曹嵩,另外,將這個消息散播出去,知道的人越多越好!”

糜竺一愣,但隨即明白過來,陶謙這是在布置萬全之策,如果和曹操開戰,不能力敵的話,那麼他陶謙卻也可以置身事外,宣揚此事不是自己所為,那麼屆時曹操的殺父之仇便隻能找那張闓,將仇恨傾注在陶謙以至於整個徐州大地上,顯然不是仁人之舉,屆時陶謙必然能夠得到更多的外援。想到此,糜竺深深看了一眼陶謙,領命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