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七章 異軍突起(1 / 2)

曹豹早已是怒火攻心,剛出了大帳,卻見不遠處幾匹駿馬飛馳而來,曹豹眉頭一皺,卻見那馬上之人四十餘歲,一身青衣,身後跟著數名士兵,揚鞭而來。

待到了營前,幾人翻身下馬,曹豹將眼一翻,這來人他卻認識,乃陽都縣縣丞李博橋,見到曹豹匆忙拜倒:“李博橋參見曹將軍!”

曹豹正有氣沒出發,見到李博橋自也沒有好臉色,隻是哼了一聲:“你來幹什麼?”

李博橋可不敢得罪這位大將軍,忙道:“曹將軍,剛剛收到刺史大人得緊急軍情,袞州曹孟德率領七萬大軍圍攻徐州,曹將於禁攻克廣威,沿泗水直奔彭城。另有先鋒曹仁攻克我軍部將呂由,已與曹軍主力會合,其勢不可擋之,刺史大人急招曹將軍回去商討應對之策,不可耽誤!”

“什麼?”曹豹臉色大變:“曹孟德打來了?”想到這裏,曹豹將目光掃向眼前的泰山,雙目殺機戳戳:“我已經知曉此事,你先回去,一天之後我必然凱旋而歸!”

“曹將軍!”李博橋看見一旁灰頭土臉的吳應,心中有數,當即勸道:“萬萬不可啊將軍,刺史大人一再交代,將軍必須立刻回去,區區幾個山賊,可來日再做計較,當以大局為重!” “這......!”曹豹為難了,他率領三千兵馬攻打泰山,前前後後已經三天,不但寸功未有,卻還損失過半,這個時候讓他放棄泰山,傳出去他曹豹的威名何在?隻是陶謙號令至此,又不好不從,正在猶豫,那李博橋急忙從懷中掏出一封信箋:“曹將軍,切不可意氣用事,這是刺史大人的手信,還望將軍三思啊!”

曹豹不用看信的內容,隻看那陶謙的大印便知道卻是陶謙手諭,隻恨得將牙一咬:“吳應,點齊兵馬,立刻前往彭城!”

“是!”吳應受得號令,一千六百兵馬片刻便將一切收拾妥當,轉眼間便呼嘯而去。

“報......!”泰山幫的大廳內,一名幫眾飛快地跑了進來:“大當家,曹豹撤兵了!”

郭紹和於靜聞言幾乎同時起身:“情報屬實嗎?”

那幫眾忙道:“小的親眼看著他們大軍撤走,而且走得十分急切!”

於靜滿麵疑惑:“怎麼可能,曹豹這廝怎麼可能在這個時候放棄攻打我們?”

郭紹雙眼眯成了一道縫,轉而間卻豁然開朗:“我明白了,我明白了!”說罷,忽然大笑起來:“於靜,你立刻吩咐弟兄們全部撤出布防,好好休息!”

於靜目瞪口呆:“大哥,你不怕曹豹故布疑陣?”

“故布疑陣?”郭紹冷笑了一聲:“陶謙現在自顧不暇,曹豹這個大將他怎能不召回去?嘿!你不用擔心,咱們出頭的日子就快到了!”

初平四年秋天,曹操以殺父之仇為借口,大軍直指徐州,攻破廣威、擊敗陶謙部眾呂由,大軍直逼刺史府所在的彭城,而就在這個時候,一個意外卻更讓陶謙措手不及,下邳郡守闕宣糾結四千兵壯起兵造反,居然在下邳打出旗號,自稱為天子,當真是好大的膽子!一時間,徐州內憂外患,暗流洶湧,危機四伏!

“砰!”陶謙將一封情報重重地甩在麵前的書案上,此時,刺史府的大廳內除了糜竺、曹豹之外,徐州的重臣大將一應俱在,文如陳登、孫乾,武如糜芳、呂由之流,雖然也是濟濟一堂,但在熟悉三國的人眼裏看來,實在又不值一提了!

見陶謙臉色不善,眾人也不敢言語,大廳之內陡然靜了下來,針落可聞,許久,就聽陶謙恨聲道:“曹操匹夫欺人太盛,我與他勢不兩立!”

“刺史大人,請予我兩萬兵馬出擊曹操,必定凱旋而回!”曹豹忽然出列。

“好!”陶謙大喜:“有曹將軍親自上陣,那是再好不過!”說罷,將那大令抓起:“本刺史現在就給兩萬兵馬,另呂由、糜芳為先鋒官,再各率五千兵馬助你殺敵。”

“多謝刺史大人!”曹豹接了大令,領著呂由、糜芳轉身便出了刺史府,直奔軍營。

三人一走,陶謙舒出口氣,卻見糜竺上前道:“刺史大人,這曹操部眾多是昔日被刺史大人趕出徐州和青州的黃巾餘孽,與我軍仇深似海,如今曹操領兵前來,可算得上報新仇,下記舊恨,勢如破竹,廣威一戰,不僅守卒死傷慘重,就是無辜百姓也沒有幸免,可見曹操仇心之重,且麾下大將入雲,夏侯惇、曹洪、於禁皆是百戰之將,我軍雖有曹豹將軍坐鎮,隻怕也難免吃虧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