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七章 奇襲泰安(三)(2 / 2)

郭紹眉簾一挑,忽然意興索然地看著應符道:“似乎你的人緣不好,想你死的可真不少!”說罷,用那刀尖頂在應符的咽喉上!

應符臉色鐵青,聽得郭紹挑撥,頓時破口大罵:“丁猛,我應符待你不薄,你卻如此害我,枉我在叔叔麵前替你美言,真個忘恩負義的東西!”

丁猛被罵得一言不發,這個應符為人卻是極好商量,可就是文官性子,貪生怕死,心中暗恨,要是自己現在投降歸順,他應符也未必能夠不死,正尋對策,就聽身後一聲大呼:“郭大當家,咱們有商有量,切莫傷了縣丞大人。”

一匹駿馬飛馳而來,馬上之人卻是那應勳放在應符身邊的監察呂啟,就見呂啟一道煙似的衝到兩軍陣前,匆忙下了馬背:“丁都尉,縣丞大人可是郡丞的親侄子,若是他出了什麼差錯,你我兩個都吃不了兜著走,千萬不能意氣用事啊!”

丁猛臉色微微一變,這個他自然明白,可是難道真要他率軍投降,做那郭紹的階下囚?以此來交換應符的生機?這若傳出去,絕對是一個天大的笑話,想到此,低聲對呂啟道:“先生來得正好,那郭紹欺人太甚,非要我等繳械投降才肯放縣丞一馬,這......我如何能答應?”

呂啟聞言對他微微擺手,然後轉身走出陣列,拱手對郭紹道:“郭大當家,做買賣自然是有商量的,你要我全軍皆降才放縣丞一馬,怕是有些說笑了,若屆時你反悔了,我等豈非隻能任由大當家宰割?”

郭紹微微一笑,終於看到個心中明亮的人了,當即道:“好,這位先生,我隻是想奪下這泰安城,其他的事情都好商量!”

呂啟聞言,心中微鬆:“既然這樣,呂某提個建議,隻要大當家放了咱們縣丞大人,這泰安城咱們拱手相讓,立刻帶著咱們縣丞大人離開此地,你看如何?”

郭紹眼珠子一轉,一隻手在身後抓成一個拳頭,李亮看在眼裏,就見那李風和王海兩人也是對視一眼,就聽李風悄聲對王海道:“李將軍,大當家讓咱們兵分兩路,趁眼下夜色混亂,立刻帶兵退出城去,在外麵伏擊對方!”

李亮聽得李風提醒,頓有所悟,也不言語,隻悄悄從人群中退了出去,他們本就剛剛進城占據了城門口,眼下趁著夜色和混亂,帶著三百名士兵重新潛出城去,當真是神不知鬼不覺。

卻說郭紹聽到那呂啟的提議當即道:“那行,你們先將兵馬撤出城去,我自會放了你們縣丞大人!”

“這......!”呂啟微微猶豫:“大當家,你何妨先放了我們縣丞大人,咱們即刻出城?”

郭紹冷笑道:“這位先生,若論兵力,我軍乃爾等三倍,說目的,我隻為奪城,不為其他,如果不是為了減少我軍傷亡,我率軍一擁而上,還怕拿不下這座泰安城嗎?你放心,既然我的目的已經達到!”郭紹指著應符:“他嘛,留在城裏不過隻會浪費我們的糧草而已!”

呂啟聽得郭紹之言,也是微微點頭,誠然,若非要交陣,他們的確不是敵方的對手,畢竟兵力懸殊,此刻,他也別無他法,若將郭紹逼得急了,他們這群土匪可不講什麼道義,先殺了應符,然後圍剿己方,那可真是損失慘重了,當即看了一眼丁猛,兩人交換過一個眼神,呂啟道:“好,就照大當家的說法去做!”說罷,又道:“丁都尉,立刻點齊兵馬,咱們這便撤退!”

丁猛領命,立刻傳令下去,城頭上,還有城鎮裏四處彙集過來百十餘兵馬,而郭紹立刻派人占領了城頭,所有士兵點燃火把,將這小小泰安城照得雪亮,所有士兵站立一側,應符被兩名泰山幫幫眾壓著站在外麵,不效得片刻功夫,丁猛召集完近八百兵馬,浩浩湯湯便從城門內撤退出去。

郭紹雙眼微眯,那呂啟走在隊伍最後,臨到出城之時對郭紹微微拱手:“郭當家,軍隊已經依言撤出,還望郭當家放了我們縣丞大人。”

呂啟話未說完,就聽到城外的丁猛一聲暴喝:“不好,他們使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