寂靜的夜,漫天星鬥,眼睛一眨一眨的,意尤未盡的看著地上戰鬥後短暫的平靜。
現在已經是演習開始的第二天深夜了,也就是說,明天無論如何也要分出勝負。除了兩名哨兵以外,其他六名戰士都已經在睡袋裏進入夢鄉了,連續幾天的實戰所帶來的疲勞度是平時高強度體能訓練的幾十倍,所有人腦子裏的弦始終繃的緊緊的。白天,要和對手不停的鬥智鬥勇,晚上,還要警惕對手的偷襲,幾天下來,每個戰士的眼中都布滿了血絲,但是沒有一個人喊過苦,相反,眼中隻有對勝利的執著。
我和副組長王博文雖然也感到疲倦,卻一點睡意也沒有,悄悄的來到一塊草地上,借著月光,攤開了軍用地圖,製訂戰術。
兩天的戰鬥下來,雖然我們消滅了對手一半的兵力,但是也損失了兩名戰士。
我們這次演習使用了激光發射器和激光接收器作為傷亡的憑證。每個參戰人員身上都有一個微型激光接收器,每支槍上都有一個微型激光發射器。也就是說,當你的瞄準了對手摳動扳機時,同步的激光發射器就會同時精準的發射出一束肉眼看不見的激光,而對手身上的智能接收器會根據你瞄準的部位給出相應的傷害值。簡單的說,如果你瞄準的是對手的麵部,那麼可以一槍斃命,如果擊中的是對手的軀幹,那麼扣去防彈衣的防禦值,造成的傷害可能很小甚至忽略不計。如果你的傷害值減到零,那麼總作戰室的主電腦就會顯示出你的編號,你就被判定為死亡,可以退出戰鬥了。
本來這套裝備配發下來,完全可以避免傷亡,可是經過多次演習後,首長們發現一個問題,就是“死亡”人數越來越多,這是怎麼回事呢?後來經過多方驗證,終於明白了原因。由於智能裝備的使用完全取代了彈藥,避免了意外傷亡的同時,參戰人員也沒有了心理壓力,所以實戰效果大打折扣。為了能讓戰士們真正適應戰爭環境,總參下令,取消智能裝備的一些功能,所有參戰人員一律使用空包彈,同時研製出演習專用手雷和地雷等其它武器,並且在一定距離內也有殺傷力。這樣一來,所有參戰人員都會身臨其境,切身感受到死亡的威脅,演習效果果然大幅度提高,令人滿意。
我們組的兩名戰士和第二小組的六名戰士都是因為傷害值減到零而退出戰鬥的。現在我們組還有十人,對方隻剩六人了。雖然我們人數上占優勢,但是對方的狙擊手威脅太大。兩天兩夜,我們一共交手五次,第一次我們消滅了他們三個人,但是衝鋒手被對方的狙擊手擊中頭部,一槍斃命,隻好含恨退出戰鬥。此後的戰鬥中我們一直小心翼翼,可是防不勝防,第四次偷襲對方時,我們的爆破手又是同樣下場,被對方的狙擊手一槍斃命。所以雖然現在我們人多,但是形勢卻不容樂觀,當務之急是怎麼樣解決掉那個隱藏在暗處的致命殺手。
根據演習要求,藍軍狙擊手使用的是85式7。62mm狙擊步槍,而紅軍使用的是88式5。8mm狙擊步槍。從射程上來看,有效距離都在800米內,但是我們的88式後坐力比對方的85式小的多,而且相同距離的射擊精度明顯高於對方。但是武器性能並不能說明什麼,最主要的還是狙擊手本身。從這幾場戰鬥看來,對方的心理素質和技術明顯勝過我們,沒有絕對的把握他是不會出手的,但是隻要槍響,我們就會有人倒下,是一個優秀的狙擊手。如果不能解決這個障礙,我們將會陷入苦戰,怎麼辦呢?我和王博文都低頭陷入了沉思。
良久,王博文抬起了頭,眼中閃過一道光芒。
“常鷹,你說是不是隻要把對方的狙擊手消滅,我們就有把握取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