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在我要速戰速決,讓趙哥的在天之靈早些安息。想到這裏,我搶先出招了。兩個忍者顯然沒有想到我會在他們之前行動。剛才他們已經見識了我的速度之快,所以決定搶先出手,把我致於死地。我剛剛踏上二樓時,他們就已經蓄勢待發,可是卻被我感覺到了殺氣,搶在他們之前出手了。
其中一個忍者就躲在拐角的一個房間門後,他剛要現身發手裏劍,突然就看到一個人影站在自己麵前。他一驚,手中的短劍馬上向外削出,但是他的劍落空了,什麼也沒有削到。同時,他感到自己的脖子一涼,然後看到一道血箭從自己的脖子中向外噴湧而出,然後眼前一片模糊,身體也不受意識的控製,緩緩的倒在了地上,帶著一臉的不相信向天皇報到去了。
我從第一個忍者的身邊掠過,用短劍割斷了他的喉管,身體卻絲毫不作停留,繼續向下一個忍者藏身之地衝去。剩下的這個叫做十兵衛的忍者雖然忍術不是一流,但是體術在組織中卻是數一數二的,眼下見到我的身手,自然不敢大意。他向我衝來的方向甩出三枚手裏劍,然後手中的短劍幻出六道劍花,和身向我衝來。
我看到這個忍者的劍法,心裏也不禁暗自讚許。日本的劍道是從中國傳去的,隋、唐時期,劍道傳入了日本,日本的武士們在長年的征戰中不斷積累經驗,對中國式刀劍的技法及形製進行了改進,逐漸形成了自己的麵貌。尤其到了室町時代中後期,由於連年的戰亂,不單武士,連一般百姓也加入習武的行列,於是出現了專門的劍道師範,各種流派也應運而生。
當時劍道被稱為“兵法”或“小兵法”,練習時沒有護具和竹刀,隻用木刀做“型”的練習。在江戶時代中期(1710-1770),直心影流的長沼四郎左衛門和一刀流的中西忠藏等人發明了接近今天劍道的護具和竹刀,從此劍道開始了穿著護具用竹刀進行實戰的練習方法。
到了明治維新時期,文化上實行全盤西化,劍道風氣也日漸衰落,加上明治九年還頒布了“廢刀令”,劍道近乎衰亡。明治十年在西南戰爭中,示現流訓練出來的薩摩軍將官軍殺得大敗,劍道重新得到了重視,明治12年劍道被列為警視廳的必修課,同時部分學校也開始將劍道列入課程。
明治44年劍道被列為中學和師範學校的正課。大正元年,200多個劍道流派被整理統一,製定了今天我們練習的“日本劍道型”,原來的“他流比試”被普通的劍道比賽所取代。
日本自大正至昭和前期,是劍道在體製方麵得到完善,在普及方麵也取得了空前效果的時期,但同時也是向軍國主義低頭的時期。當時不光是劍道,一切的武道甚至文學、音樂、美術等一切文化活動都向軍國主義看齊。原已成為個人休養鍛煉的劍道變成了國家劍道,亦即教育劍道變成了戰鬥劍道。這期間,無數中國和亞洲其他國家的人民死在了日本刀下,1937年的南京大屠殺更是我們每個中國人永遠都不能忘記的國恥。
1945年二戰結束,盟軍司令部以“武道被超國家思想和軍國主義所鼓舞和利用,被視為軍事訓練之一環”為理由,命令劍道、柔道、弓道、薙刀等所有武道全部從學校體育課程中刪除,同時一般人的武道活動也全麵禁止。翌年,“大日本武德會”解散,其財產被全部沒收,劍道幾乎完全消失。
1950年全日本竹刀比賽聯盟成立,劍道在以純粹體育活動的竹刀比賽的名義下複蘇。1952各大、中學校也把竹刀比賽列為學校體育比賽項目,不久,日本劍道聯盟成立,1953年劍道重新被納入學校體育課程。1954年解散竹刀比賽聯盟,統一為全日本劍道聯盟並加入日本體育協會,1955年起劍道成為國民體育大會的正式項目。
日本劍道講求的是快,準,狠,力求一擊必殺,所以沒有什麼多餘的花式動作,而眼前的這個忍者竟然能夠舞出劍花來,返祖歸根,充分融合了博大精深的中國劍法,可見他在劍術上的理解要比一般日本人精進,如果我們不是處在敵對的立場上,我還真想交這個朋友,在武學上互相切磋,就算他是日本人也不要緊,畢竟武學是不分國界的。可是,他加入的組織是以破壞中國和平為目的的,所以我絕對不能讓他們得逞。更何況,因為他們,我失去了情同手足的兄弟,所以,我絕對不能有一絲的手軟,一定要為他們報仇雪恨。
我發出一聲低喝,加快了速度,兩條人影馬上就要撞到一起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