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就是衝鋒組的組長,自己挑十個弟兄吧。”
趙坤接過槍,心情很不平靜。雖然當兵的時候也開過槍,但是大多數時間是訓練,打靶,現在突然要麵臨實戰了,怎麼能不激動。而且手裏是比AK-47還要先進的AK-74。
AK-74於70年代初裝備蘇聯軍隊,逐步取代AKM,首次露麵是在1974年11月7日的莫斯科紅場閱兵式上。由於M16的成功,1960-1970年代許多國家都紛紛研製小口徑步槍,小口徑槍彈的綜合性能高於7。62mm中間威力型彈,於是蘇聯也開始研製新型的小口徑步槍彈及武器。1960年代,蘇聯兩位子彈設計家維克多。薩巴尼科夫與利迪亞。布拉夫斯科亞研製了一種5。6×42mm口徑的步槍彈,最後發展成現在被稱為M74型的5。45×39mm步槍彈。同時卡拉斯尼柯夫也在1960年代開始對AKM進行改進,縮小口徑以發射小口徑步槍彈,研製了一些發射5。45mm彈的試驗槍。
同時,在伊孜瑪什公司的兩位設計師也設計了兩種在AKM基礎上改進的突擊步槍——AL-4和AL-7,這兩種槍采用一種獨特的後座係統,可以有效地提高命中精度。但經過對比,蘇軍最終決定采用卡拉斯尼柯夫研製的突擊步槍,因為這種新槍的零件中有53%延用了AKM的零件,從生產和換裝訓練的角度說這是最經濟實惠的。新槍定型後的型號為AK-74,同時由於5。45×39mm步槍彈也是在1974年開始大批量生產,因此也被稱為1974型步槍彈。整個AK-74槍族包括有突擊步槍、短突擊步槍和輕機槍。AK-74的使用已經接近30年,經受了阿富汗和車臣戰爭的實戰考驗。AK-74於東歐一些國家也裝備有此槍並作了某些改進,阿聯酋、約旦和敘利亞軍隊中也裝備有AK-74。
趙坤的眼睛在人群裏掃了一遍,稍微忖思了一下,然後就開始點名了。
“你,你,……你們十個過來領槍。”
被點到的十個人都是平日裏作風比較彪悍的保安,打起仗來一向是猛打猛衝,再加上在部隊時候的訓練,可以說最適合做衝鋒手了。郭濤不禁暗暗點了點頭,看來趙坤也懂得用人了,有進步。然後他對走上前來的這十個衝鋒手說道。
“不必拘束,盡管挑你們自己喜歡的槍。”
被選上的衝鋒手們一聽,心裏那個高興就沒法提了。以前在部隊的時候,個人用什麼槍,都是由上級決定,配發下來的,絕對不能更改。現在卻可以自由挑選,那還等什麼,趕快去搶自己最喜歡的吧。
不一會,各人都挑選好了自己喜歡用的槍,大多數還是用AK-74或者AK-47,畢竟在部隊用的武器和俄羅斯的武器比較相近,用起來順手一些。不過,還是有一個選用了M-16A2,這個人竟然是和王子龍一起被我打敗的許江,沒想到他也來了。
趙坤和許江的關係平日裏就不錯,現在看他挑的槍和別人都不一樣,不禁大聲的開起了他的玩笑。
“好你個許江,我們都用AK,你小子竟敢用美國貨,是不是故意和我們作對啊?”
許江也笑著說道。
“是啊,我就是要用美國貨幹掉那個什麼蒼蠅。”
M-16自動步槍主要由上機匣組件、下機匣組件和槍機-機框組件構成。上機匣組件包括槍管、瞄準具、導氣管、上下護木、槍口消焰器、槍管連接箍、防塵蓋、提把、上機匣等。下機匣組件包括槍托、握把擊發發射機構、保險機構、複進簧導管、複進簧、下機匣與機匣連接套等。槍機-機框組件包括裝填拉柄、槍機閉鎖導柱及其固定鎖、槍機、拋殼挺、機框等。
擊發機構為擊錘回轉式。擊針沒有擊針簧,擊發時擊針以環形凸起撞擊槍機尾端以保證正常的擊針突出量。開鎖過程中機框上的環形隔板帶動擊針向後運動,在機框複進但未走完閉鎖後自由行程之前,環形隔板限製擊針前進,隻有在機槍確實閉鎖之後才能擊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