葉小垛收起手機,微笑著放進口袋裏。
“嗨,陳謙啊陳謙,我說大頭鐵,想當初,咱們公司的小燕去拜訪你,結果楞被你無情地趕了出來。你說你這半年後,又臉皮厚厚地跑來請教!你說這個仇,咱們是不是得先了一下再說!哈哈哈,唉,不過,你的企業若不是出了大事情,恐怕以你的個性,別說來求教,連正眼都不待看一下咱們廣告人呢,你以為就隻有你自己才是最了不起的人呢!……,得!咱不再想你,天見憐的,小燕要是不從公司走,要是聽說你千裏迢迢來找我,不知道該有多高興呢。當然,咱們也不是那種特小氣的人。丁是丁,卯是卯!唉,凡事也得講個情理和說法,過得去就行!哼哼,你說是不是?”葉小垛在心裏偷偷地樂了。
葉小垛喜歡在包包裏隨時裝一些糖。此時,她象小孩子一樣,拿出一枝棒棒糖,剝去糖紙,含在嘴裏,邊舔邊笑,這樣多麼自由,這樣多麼本真。現在不用到企業裏去背負沉沉的期望,不用一睜開眼睛就開始想創意想革新想到象丟了魂魄!
她帶著淺淺的笑,一頁一頁地翻看自己走過的足跡。思緒象窗外的飛雪一樣把她帶回到童年。
那草長鶯飛的青蔥歲月,那段潮濕而溫暖的記憶。
俗話說得好:啥種長出啥苗,啥葫蘆打個啥瓢,啥地打個啥垡子,啥大人養個啥娃子。
要細說這葉小垛,還得先從葉小垛的父母親說起。
這葉小垛自小得了葉大善人的真傳,性格、愛好如出一轍,同時又兼備著母親周芸香的經濟至上原則。
說起這葉大善人,那可是當今的“灰太狼”先生,二十一世紀最古老最罕見的何首烏藤蘿。
九十年代的農村,人們已經開始走在致富的道路上。一幢幢新蓋的小洋樓鱗次櫛比地屹立在村莊裏,向人們展示出新農村的風貌,傾訴著改革開放的最新成果。
在村子裏最前麵的牆壁上,用楷書寫了十四個大紅字:再窮不能窮教育,再苦不能苦孩子。
新修的一條柏油路直通到村子盡頭,林**上時不時揚起白楊樹的花絮。
座落在村子裏最角落的一處低矮的土磚黑瓦房裏,住著葉大善人一家。
在一排三間並列著的黑瓦房裏,住著八、九個人,葉小垛和父母親就住東邊一間不到二十平方的黑瓦屋裏。旁邊搭著一個小窩棚,算是廚房。室內的地依然是踏得瓷實的黑土地,一到晚上熄了燈,老鼠們開始鑽出洞外竊竊私語,在房梁上上竄下跳,好不快活。
屋後有一棵粗壯的大柳樹,這棵大柳樹可是村子裏最最古老的樹。門前依次種著桃樹、杏樹、柿子樹、白楊樹……,這些樹栽成矩陣形,把家裏的小菜園緊緊地包圍起來。
媽媽常常抱怨,樹陰太大,種的菜總是長得太瘦。
這葉大善人雖然是全村聞名的大才子,大善人,卻也是最窮的老實人。他的經典格言是:吃虧是福!
過年時,村民們會來他這兒討些不花錢的對聯。偶爾也會有人請他去吃一兩頓飯,往往這個時候是葉大善人最開心的時候。
這葉大善人原名葉德發,臉龐清瘦,身材中等,眉清目秀。喜好琴棋書畫,樂善好施,縱然家裏窮得揭不開鍋,如有要飯的打門前過,也會向鄰居借碗麵打了餅,追上去送給人家。
至於說到殺生,那可能會要了他的命,地上爬隻蟲子,他不僅會繞開了走,還會告誡他人:“千萬別傷害它,佛說,不可殺生,那也是一條鮮活的生命啊!我們要尊重生命!”
每每這時候,他的話總會得到更多人的嘲笑:“哈哈哈,葉大善人,把這鮮活的生命供到你家裏去,養著吧!”
葉大善人臉色鐵青,一言不發地走了。心裏想:“和白癡說話,簡直是蠢材!”
每每與別人合夥出去倒賣點農產品,別人回來喜眯眯地給家裏添東西,他總是自己吃虧回來,說折了本,老婆經常嘮叨他蠢,迂腐。讓別人占盡自己的便宜,卻奈何沒有賺錢的本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