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修羅,是梵文音譯,漢譯佛經中還譯為阿須羅、阿索羅、阿蘇羅、阿素落、阿須倫、阿須輪等。意譯為非天、非同類、不端正、不酒神。它們是佛國六道眾之一,天龍八部神之一。說它是天神,卻沒有天神的善行,和鬼蜮有相似之處。說它是鬼蜮,可它具有神的威力神通。說它是人,雖有人的七情六欲,但又具有天神、鬼蜮的威力惡性。因此,它是一種非神、非鬼、非人,界於神、鬼、人之間的怪物。
佛經中的阿修羅王很多,最著名的有四大阿修羅王:一個叫婆雅,意為勇健,是阿修羅與帝釋天作戰的前軍統帥;一個叫羅騫馱,意為吼聲如雷,亦名寬肩,因其兩肩寬闊,能使海水洶湧,嘯吼如雷鳴;一個叫毗摩質多羅,意為花環,其形有九頭,每頭有千眼,九百九十手,八足,口中吐火;一個叫羅睺,意為覆障,因其能以巨手覆障日月之光。每位阿修羅王都統領千萬名阿修羅,稱為阿修羅眾,或稱阿修羅眷屬。佛經還說:阿修羅男,身形醜惡;阿修羅女,端正美貌。
由於阿修羅王眾多,其形不一,阿修羅王的形象,也有多種說法,有的九頭千眼,口中出火,九百九十手,八足,身形高越須彌山四倍;有的千頭二千手,足踩大海,身越須彌山;有的三頭六臂,三麵青黑色,口中吐火,這些形象都難表現,畫家們往往畫作一麵三眼或三麵六臂,或四目四臂,手托日月,雙足立大海,身越須彌山。
佛經中經常講到“修羅”其從六道輪回之中就有了“修羅道。”
六道為一人道,二天道,三畜生道,餓鬼道,地獄道,阿修羅道。人道和天道為善道,修羅本性善良,也是善道之一,但因其常常帶有嗔恨之心,執著爭鬥之意誌,終非真正的善類。
天宇在經過了乾達婆、迦樓羅、緊那羅、龍眾、摩呼羅迦界之後,終於來到與天眾界隻有一線之差的啊修羅界。
古印度神話“天龍八部”中的迦樓羅,則是中國大鵬鳥的異名同質,佛教傳入中國後,被命名為大鵬金翅鳥,它的巨翅展開竟有336萬裏;大鵬金翅鳥降生之時,身光赫奕,各路天神誤認為它是火天而頂禮膜拜;大鵬金翅鳥以龍為食,它在空中飛翔,巡視大海中應死的龍,發現龍時,用翅膀煽開海水,成為兩半,龍見這個陣勢,嚇得發抖,就失去知覺,等著被吞食;大鵬金翅鳥於一日之間可吃掉一個龍王及五百個小龍。
天宇在踏上迦樓羅界地界的第一天,他就遇見了這一界的界主大鵬金翅鳥。在得知對手的姓名之後,天宇不由分說的將手中的武器擊向對方,可是沒有想到大鵬金翅鳥身上金光一閃不但阻止了天宇的攻擊,更是將天宇的全部力量都封印了。天宇沒有想到對方如此可怕,臉上出現了駭然的神色。
大鵬金翅鳥看到天宇的表現之後並沒有露出不屑,畢竟自己的力量被對手瞬間封印,這是實力上的差距,並不是由於其他原因而讓對方感到對自己恐懼。
大鵬金翅鳥開口說的第一句就是:“我佛慈悲,施主殺戮太重,還望施主放下屠刀、立地成佛!”
看到大鵬金翅鳥並沒有消滅自己的意思,天宇心中一喜,但是聽到大鵬金翅鳥後麵的話後,天宇不由得堂目結舌,感情這大鵬金翅鳥是幫如來做說客來的。大鵬金翅鳥沒有理會天宇的驚訝,手一揮將天宇帶到了一間小屋。拿出三部經書對天宇說道:“施主什麼時候能熟讀這三本經書,並且體悟其中的意思之後,施主便可離開我迦樓羅界!”
說完大鵬金翅鳥便不在理會天宇留下經書,獨自離開。天宇看了桌上的經書後,誇張的說道:“我的媽呀,這些都是什麼東西,《般若波羅蜜多心經》、《法華經》、《金剛經》,天哪我是現代人,還不想做和尚,給我看這些幹什麼啊?”
大鵬金翅鳥站在屋外雖然聽見了天宇的牢騷,但是卻沒有出聲說話,因為現在天宇的殺戮太重,自己給他這三部經書的目的主要是為了減少心中的殺唳,如果天宇不能體會其中的真意,自己恐怕隻有永久的將他困在這裏,畢竟大鵬金翅鳥也不想讓一個魔頭出世!
天宇此刻是心煩意亂,對著小屋的大門就是一陣叫罵,但是叫罵了半天無果之後,口幹舌燥的天宇終於停了下來,可是他還沒有坐多久,心中卻泛起了陣陣殺戮,有一種想殺人,殺之而後快的衝動,可是天宇卻並不在意此刻心中的想法,隻是將屋子裏的東西悉數摔到地上,這樣似乎還不解氣,還要在地上狠狠的跺上幾腳。而他自始至終都沒有看那經書一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