話說三人結拜後,在這穀中已經待了三日,時日雖短,但是感情增進卻是迅速,這時的伏巽已對木山和葉秋兩人有了更為深刻的認識,木山人雖有些木訥,但一片赤子之心,永遠都會將好的東西留給兩個哥哥,這讓伏巽感到了身為家中獨子時不曾有過的親情,為此伏巽亦是對木山關懷備至。
而葉秋似乎是個徹徹底底的武癡,說起武功好像永遠都有說不完的話,但到了別的事上卻隻有很少的言語,不會說太多關心別人的話,但他總會從行動上關心自己和木山……
有了這兩個兄弟不禁讓伏巽有種此生無憾的感覺。
這三天來,木山每天要練拳,而葉秋竟是對道家文化產生了興趣,除卻教導木山武功,一有時間就會向伏巽討教,可以看得出來,他完全是為了武功。從未接觸過道家典籍的葉秋剛開始對這些卦象,天地之理,根本是一竅不通,但在伏巽解釋下,漸漸明朗起來,他天資本就非凡,何況學習道經完全是為了武功,因此進境十分驚人,從一開始的完全聽伏巽解釋,到後來成了兩人互相討論啟發。
當葉秋對道家思想有了大概了解,竟以武學道理詮釋的道家理論,這不禁讓苦練道家神功多年的伏巽有了極大的體悟,武功精進不少,一時間雖沒有創出什麼招式技法,不過若給他時間,他定能從道學中悟出一套武功!
此時兩人拆招倒是有攻有守了,隻見葉秋長劍疾刺卻被伏巽左掌引開,順勢以右手手背向葉秋攻去,葉秋的身法比之前更為怪異,劍似乎定在原處不動,而人卻從伏巽的側麵移去,閃開伏巽的一掌,長劍又朝著伏巽斜撩而去。
伏巽使出自己的得以步法—易八步,閃了過去,繼而對葉秋說道:“大哥竟能從‘動靜有常,剛柔斷矣’這八字中悟出如此身法,實在叫小弟佩服。”
葉秋收起手中的劍說道:“二弟不必自謙,我觀你這幾日與我切磋,每每有奇招送出,卻又渾然天成,武功進境一日千裏,此時你的內力已有五成的威力被你施展出來了,假以時日必然能更進一步。”
伏巽笑了笑說道:“大哥說笑了,小弟自問在武學一道上是比不上大哥了,不過小弟卻有一疑問,這幾日小弟與大哥時拆招發現,大哥護體罡氣強勁之極,小弟即使全力而為亦傷不得大哥,而大哥劍上所帶的罡氣卻並不及護體罡氣那般強盛,這是為何?”
葉秋頓了頓,然後說道:“二弟,或許這就是大哥和你相同的地方了。”
葉秋尋了一塊大石,與伏巽坐在上麵,然後說道:“大哥幼時練武甚勤,但是家中貧寒卻是沒有錢財與我修習內力,而我自小好武,更對刀劍二法,甚感興趣,雖然隻學些簡單的刀式劍招,一日裏卻總有八九個時辰習練習,時日一久不知為何身體中竟出現了兩股真氣,一股如刀般沉猛,一股如劍一般尖銳,開始我並不知曉,直到我學到內功後,這兩股真氣竟能幫我納氣衝穴,也使得我內力精進神速,到了這兩年,我漸漸發現這兩股真氣,還可運轉於我真氣之中,護體之時堅韌無比,用於對敵威力更是駭人,但不能持久,你我切磋也不必用之,所以你會有這樣的感覺。”原來葉秋習練天兵禦法能有如此之快的進境還有這樣的緣故。
伏巽聽了不禁感到自己的這個大哥,當真好武,每天竟能練習普通劍招八九個時辰之久,不過對他這種精神也是萬分佩服,於是說道:“大哥向武之心,實在令小弟佩服,小弟相信大哥必有登上武道頂峰的一天,不知這兩道真氣大哥是否給它們起了個名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