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1章 近代世界政壇懸案之謎破譯(1)(2 / 3)

林肯遇刺之謎

亞伯拉罕·林肯是美國曆史上一位著名的總統,他從社會底層通過不懈努力躋身於美國政壇,直至成為美國總統,他堅定地廢除黑奴製度,維護國家統一,觸犯了南方奴隸主階級的利益,於1861年4月14日在劇院觀看歌劇演出時被暗殺。

林肯飲彈而亡的事件100多年來一直是美國曆史上的疑案。

據說林肯遇刺前,他曾經做過一個奇怪的夢:

“……我很晚就寢,入睡不久就開始做夢,夢境中感覺周圍像死一般的寂靜。突然我聽到從什麼地方傳來的嗚嗚咽咽的聲音,像是有人在哭泣,我於是起床,迷迷糊糊地尋聲走去。”

“我下了樓,樓下的寂靜被哭聲打破,可我沒有看到哭泣的人。我挨著房間一間間地走過,到處都有哭聲,可到處都沒有看見啼哭的人。我感覺很迷惑也很驚慌,我決心要查清楚到底是怎麼回事。我來到了東廳,看到那裏聚集了很多人,一個靈柩擺在大廳中央,裏麵躺著一個人,他的麵部被蒙上了,周圍有很多士兵守衛。在這些人中,有的人在傷心地痛哭,其悲痛欲絕的樣子實在令人辛酸;有的人則愁容滿麵地看著靈柩裏的屍體,表情麻木。我上前去問:白宮裏誰死了?一個衛兵回答說,是總統,他遇刺了。”

這個夢預兆了一件不幸之事的來臨。

在他於1861年4月14日去劇院之前,突然有一種不祥的預感,那晚,林肯總統邀請格蘭特將軍及夫人去福特劇院觀看歌劇《我們美國的表兄弟》,當他步行到陸軍部時,一陣不祥的預感襲來,使他停住了腳步:到底要不要取消去劇院的計劃呢?但他說服了自己去。為了慎重起見,他親自要求作戰部長斯特頓派一個名叫埃克特的陸軍上校做自己的警衛,但斯特頓表示,埃克特當晚另有任務,就派了一個名叫布萊思的軍官充任林肯總統當晚臨時警衛。

當晚的歌劇演出十分精彩。但就在大家為劇情吸引,如癡如醉的時候,一個人悄悄溜進了林肯總統的包廂,準確地對準林肯的後腦開了一槍。總統倒下了,凶手立即跳下窗口,打算逃之夭夭。可是不巧,腳跟在落地時戳在了一根旗子的梭標上,他忍住劇痛拚命往外跑,警察循著他逃跑的方向以及地麵留下的血跡尋找他,由於他負隅頑抗、拒捕,被警察在圍捕中開槍斃掉了。

林肯總統由於傷重不治,於1861年4月15日清晨7點22分去世,遺體被放在白宮東廳。

在美國的拉什莫爾山的岩壁上,雕刻著林肯的頭像。際演示了一遍。

殺死林肯的凶手是誰呢?經過調查發現,凶手是一名演員,名叫約翰·韋克斯·包斯。在南北戰爭初期他是站在北方一邊的,後來心理天平傾斜向南方,轉而對南方奴隸,主表示同情,而且揚言:“幹掉林肯而使自己名垂青史,那該多麼榮耀啊!”據說在林肯第二次宣誓就職時,包斯就站在國會大廈的台階上,離講壇非常近。事後,包斯不無遺憾地對人講:“假如我早些動殺機的話,總統宣誓就職的那天就是千載難逢的良機啊!”在他看來,殺掉林肯是為美國除掉一個最大的“暴君”。

包斯為什麼要刺殺林肯總統?

亞伯拉罕·林肯於1809年生於美國一個農民家庭,當過伐木工、船工,以後又通過自學擔任了律師職務。由於不懈努力和執著追求,後來當選為州議員、全國眾議員,直至擔任美國總統。他主要的政治主張是維護聯邦統一,廢除奴隸製度。正是這一點,觸動了南方奴隸主的切身利益,引起他們的切齒痛恨,特別是在南北戰爭中,1862年9月《解放黑奴宣言》的頒布,宣布南方叛亂各省的黑奴為自由人,可以參加美國軍隊,1863年11月,又提出“民有、民治、民享”的綱領性口號,使南北戰爭完全成為擁有廣泛群眾性的人民戰爭,領導北方取得了反對南方分裂運動的勝利。這些都激起了南方奴隸主對他的刻骨仇恨。

1861年3月4日,林肯在華盛頓宣誓就任美國第16任總統。當他從家鄉前往首都華盛頓時,就有南方特務計劃在途中殺掉他。由於林肯事先得到密報,改道而行,避免了這次暗殺。林肯就任總統之後,南方奴隸主甚至在報紙上刊登廣告尋找刺殺者:“如果聯邦政府願出資100元,我將前往華盛頓擊斃林肯和西華德。凡欲接洽者請函信箱119號。”

由於恐嚇事件經常發生,盡管林肯身邊的人對他的安全非常擔心,但林肯卻習以為常,神態自若。他專門找了兩個大紙袋,上寫“暗殺”二字,用以收裝恐怖分子寄來的恐嚇信。但林肯有一次在白宮會見《湯姆叔叔的小屋》的女作者斯陀夫人時,也隱隱約約透露出對於未來的擔憂,他對斯陀夫人說:“不管戰爭如何結束,我預感到戰爭結束後,我也活不了多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