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3章 五彩繽紛——木材天地(1)(1 / 3)

古人雲:“人分三六九等,木分花梨紫檀。”木材,家族龐大,名品眾多。既有生於“帝王之家”的紫檀名木,也有流落尋常巷陌的小葉白楊;既有稀世珍品的黃花梨木,更有遍布山林的蒼鬆雲柏;既有飽經滄桑的千年老材,也有年輪青澀的幼小之木;下麵就讓我們來走進木材的世界,感受一下木材世界的千姿百態、博大精深吧。

第一節硬木名品

1.紅色經典——紅木

紅木是熱帶地區所產的家具用材,是一種最為常見的名貴硬木,屬於木材中的豆科,紫檀屬,如海南檀、格木等都屬這一類。紅木多產於東南亞一帶,另外,我國的廣東、雲南及南洋群島也有出產。這種木材的特征為:木材的心、邊材區別明顯,一般為邊材狹,呈灰白色;心材淡呈黃紅色至赤色,長久曝露於空氣中會變為紫紅色;木材花紋美觀,材質堅硬、耐久,質量較重,因而它是貴重家具及工藝美術品等的常用木材。

眾所周知,“紅木”是江浙及北方流行的名稱,另外,其在廣東一帶俗稱“酸枝木”。基於紅木的種種特性,可以說,這種材質從一開始,就不是某一特定樹種的家具,而是自明清以來對稀有硬木優質家具的統稱。

從材料學的角度來講,根據國家標準,紅木的範圍確定為5屬8類。其中,以樹木學的屬來命名,可將其分為5屬:紫檀屬、黃檀屬、柿屬、崖豆屬、鐵刀木屬;以木材的商品名來命名,可將其分為8類:紫檀木類、花梨木類、香枝木類、黑酸枝類、紅酸枝木類、烏木類、條紋烏木類、雞翅木類。

2.男人之木——榆木

從生物分類學角度來講,屬於木材中的榆科、榆屬,素有“榆木疙瘩”之稱,意為“不開竅,難解難伐”;一般來說,榆木的木材特征比較明顯,其心材和邊材區分分明,邊材窄暗黃色,心材暗紫灰色;材質輕較硬,力學強度較高,紋理直,結構粗。一般透雕浮雕均能適應,刨麵光滑,弦麵花紋美麗,可供家具、裝修等用,榆木經烘幹、整形、雕磨髹漆,可製作精美的雕漆工藝品。

榆木主要產於溫帶,為一種落葉喬木,樹高大,以北方為多,尤其是在我國的黃河流域,隨處可見。通常,它與南方產的櫸木有“北榆南櫸”之稱,其材幅寬大,質地優良,變形率小,雕刻紋飾多以粗獷為主,可謂是木中名副其實的“偉男,大丈夫”。

一般,榆木有黃榆和紫榆之分,尤以黃榆多見,木料新剖開時呈淡黃,隨年代久遠顏色逐步加深;而紫榆天生黑紫,色重者近似老紅木的顏色。所以,北方家具以榆木為最大宗,有擦蠟做,也有擦漆做。

榆木與其他材質共生,山西、山東、河北、河南等古家具大省隨時可見榆木家具的蹤跡。榆木家具製作年代跨度也大,從明早期至清晚期從未停止生產,其演變過程、地域特點都非常清晰。早期的榆木家具以供奉家具為主,比如供桌供案,形製古拙,多陳設在寺廟、家祠等處,因而才能保留至今。如有一榆木雕製的木盆,無漆無飾,經長久撫摸和空氣氧化,包漿油亮奪目,木紋蒼老遒勁,百年下來,完整無缺,撫之令人心動如酥,仿佛是在撫摸歲月滄桑的容顏。

現在市場上有一個說法,白木也可以收藏。白木是指明朝的榆木和清朝的楠木。由於榆木的天然紋路美觀,質地硬朗,紋理直而粗獷豪爽,此外,它還有著其本身所特有的質樸的天然色彩和韻致,這些無不與古人所推崇的做人理念相契合,所以,從古至今,榆木備受歡迎,是上至達官貴人、文人雅士、下至黎民百姓製作家具的首選。

榆木家具曆史悠久,從有了家具的時代開始,便有了榆木家具。

榆木家具所代表的不僅是一種傳統,更是一種文化。所以,榆木家具逐漸被越來越多的人收藏並玩賞。要注意的是,在收藏榆木家具時,必須從工藝著手,雕工既要細膩,線條還要流暢;既要看品相是否完整美觀,還要看做工是否精細完美,如供桌用具的製作一般比較精細,其價值甚至要比一大件家具都要高。

3.喬灌之木——樺木

從生物分類學角度來講,樺木屬木材中樺木科、樺木屬,是大約40種觀賞或材用喬木和灌木的通稱,它屬木和灌木間的雜交種,通常,歐洲和北美的一些國家大量栽培樺木,以作觀賞之用。其產地遍布於北半球寒冷地區。

不過,人們常說的象牙樺和西印度樺卻並不是真正的樺木。

樺木樹皮平滑,含樹脂,呈白色或雜色,有橫走的皮孔,通常打橫剝落成薄片(尤其在幼樹時),老樹幹的樹皮厚而具有深溝,開裂成不規則的片段。幼樹短而纖細的枝條上舉,呈窄塔形樹冠;老樹枝條水平而常下垂。葉卵形或三角形,通常尾尖,葉緣具齒,互生於小枝上,常亮綠色,秋天變黃。下垂的雄葇荑花序先葉出現,雌雄同株;雌葇荑花序較小而直立,球果狀的束成熟時裂開,散出細小的有翅小堅果,一般種子隻有一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