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章 楊門遺寶(下)(1 / 3)

原來,早在大業五年、楊玄感隨駕征討吐穀渾歸來之後,就開始有計劃的出售各地的產業,將楊家的各處別院、農莊、店鋪和商隊逐漸出手換作浮財。同時,又將家藏的大批不易估值、不易變現的奇珍異寶秘密出售,連他爹留下的那些美人都沒放過,統統賣了個精光。到了楊玄感舉事之前,楊家在產業上還真稱得上是一窮二白了。

這下子楊家的浮財要是摞成座山,這座山的雄偉高大程度都不下於天下名山,而且這要是被皇帝看到了,不當場剁了他的腦袋才怪。楊玄感除了將一部分浮財、據說價值兩百萬貫深埋地下,剩下的錢全部用來囤積三樣東西——黃金、兵甲、糧食。

據說楊玄感把收集來的黃金都鑄成了重量正好是一百斤的金人,這樣的金人足足有一百二十個,價值達到一百二十萬貫(注1),幾乎相當於朝廷一年丁稅收入的四成!(注2)

同時,楊玄感秘密在各地重金募集能工巧匠打造兵器衣甲,均參照先帝當初為南征前陳而傾全國之力打造的軍器標準製造,無一不是神兵利器。光是拷問出來的,就有步騎弓四千多張、橫刀五千餘柄,步槊長矛六千支,精製馬槊上百杆。尤其讓朝廷的一眾將軍眼熱無比的,是三百套重騎兵甲和一千五百套重步兵甲。之所以叫重騎兵甲而不按軍中通行的叫法稱為具裝甲騎,是因為人家的騎兵甲跟具裝甲騎根本就不是一回事,無論是具裝馬甲還是騎士明光鎧全都是用精鋼打造的!所以用了五年時間數百工匠也隻造出了三百套,每一套都價值將近千貫!這玩意太貴太少,效果如何沒人知道,可那重步兵甲就不一樣了。每套重步兵甲都在厚牛皮上鑲嵌了一千八百片上好精鐵打製的甲片,重達七十餘斤,連同標配的厚背環首長刀將近百斤,非力大猛士不可披掛,一旦披掛幾近無敵,最是讓將軍們欲奪之而後快。

這些精良程度甲於天下的軍器價值,完全不在那一百二十個金人之下。

至於糧食,楊玄感倒沒花多少錢,全公款消費了。不過沒人關心糧食,一方麵是楊玄感辛辛苦苦搞到那麼多糧食,自己家肯定放不下,隻能放到朝廷的糧倉裏,現在又歸了原主。另一方麵現在大隋朝什麼都缺,就不缺糧食——朝廷的六大倉裏邊存糧近千萬石,隻愁吃不完沒有不夠吃的時候。

楊玄感苦心積慮攢了這麼多好東西,按常理講一定是為了謀取天下準備的。可楊玄感造反之後,哪怕他最親近的人也再沒見過這些東西,別說金人了,連楊玄感自己穿的都是祖傳的盔甲。這就怪哉了,沒人能搞清楚楊玄感是怎麼想的。

可是這些東西太招人,找不到皇帝就睡不好覺。於是搜撿繼續,拷問依舊,終於又找到一條線索——左驍衛大將軍屈突通來報,在一個逆賊的賊贓中發現了兩個金人,與傳說中楊玄感的藏寶很像。

經金匠確認,這就是楊玄感打造的那批金人。可惜的是,興致勃勃來找那個叫安九的賊囚問話的欽使被告知,安九在一個多月前被人斬殺於大牢,死無全屍。不過安九死前曾招認,他族兄安海曾替楊玄感運輸了大批的貨物到華陰。

有這句話就行。坐鎮長安的代王楊侑親自帶著幾萬大軍幾乎把華陰縣城翻了個底朝天,在楊氏祖宅和安家莊更是掘地三尺,幾乎夷為了平地,方圓十幾裏範圍內連棵草都沒放過,就差挖楊家祖墳了。

結果連半個鬼影子都沒找到。

還不死心的皇帝幹脆給各地的心腹大臣下了密旨,讓大臣們在各地曾經跟楊家有關的產業周邊秘密調查楊家寶貝的下落。結果寶貝沒找到,關於寶貝的傳說倒因此傳得滿天下都是,並得名“楊門遺寶”。不知道有多少夢想一夜暴富、而且自覺運氣比皇帝好的家夥開始滿世界的尋寶,不論大江南北、隻要是楊家人曾經出沒過的地方現在都有人在漫山遍野的滿地亂刨。而在民間,則到了凡有井水處,皆說遺寶事的程度了。

如此重寶,得之幾可奪國,讓李淵和裴寂怎麼能不眼紅?

……

如果說在一個時辰前,楊霖還以身為楊玄感之子為恥的話,現在他的想法完全改變了。甭管楊玄感為啥把好幾百萬貫的錢財藏起來——估計跟他也沒關係。但是這不重要,重要的是他現在是這筆財富的唯一合法繼承人!雖然這個合法性估計沒幾個人會承認。

他警惕的走開幾步,想離李淵和裴寂這倆臭不要臉的遠點看看地圖,誰想孫不通竟然突然伸手搶過了卷軸,在眾目睽睽之下徐徐展開。好像這不是一張秘不示人藏寶圖,而是他畫的一幅得意之作生怕不能在別人麵前顯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