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十五章 詐城(1 / 2)

第二天一切照舊,連夜趕回遊騎營的侯君集跟著李孝恭滿山滿穀逮兔子似的見人就抓,抓到了就手腳一捆扔道邊等後續的大隊收容。竇琮和李君羨繼續帶著那幫冒牌的河東軍耀武揚威,楊霖領著剩下的三萬人做賊似的貓在其後二十裏外亦步亦趨。

楊霖騎在馬上蔫頭蔫腦的打不起精神,一看就是昨晚偷香不成反遭其殃。不過沒一會兒工夫,一副主將派頭、還不嫌累的從隊首巡視到隊尾的李秀寧就湊了過來。

“你還不趕緊趁熱打鐵,好好收攏一下昨晚才投靠到你門下那幫家夥的人心?”

“沒用。像你舅舅、你表兄還有殷開山、李安儼那幫人早晚要回到你爹那裏,我給他們搬來座金山也沒用。房杜那幫家夥以前三心二意,現在還是三心二意,隻不過我現在是他們最好的選擇而已。以後有了更好的,他們跑個精光也不奇怪,我做什麼都是白費力氣。”

“也許你有道理,但是有個人你肯定說錯了!”

“誰?”

“我表兄!”

“李孝恭?開玩笑吧?他又不是你,我還能以身相許把你的魂勾過來……唉喲!輕點!人家跟你爹可比跟我混有前途,更何況還是一家人?他憑啥棄明投暗?”

“算你有自知之明!不過對我表兄來說,跟著你說不定是個好主意。”

“怎麼講?”

“我表兄在你麾下的武將中算是比較出眾的,回到我阿爺(阿爺=爹)那裏就不行了。我阿爺手下文有裴寂、唐儉、溫氏兄弟、劉文靜,武有長孫順德、劉弘基和我舅舅,我表兄哪個也比不過。就算在親族中,我大兄雖然文不成武不就的,但是比起表兄來那可是強出不止一星半點,更別提三郎毗琉璃勇武過人,一個能打他十個。我還有兩個堂弟叫作道宗、道玄的,雖然還不過是總角小兒,卻個個都是頭角崢嶸之輩,深受我阿爺的喜愛,未來成就必在我表兄之上。

況且表兄自幼便與二郎多羅吒相得,與阿爺和大兄他們卻有些生分,素來不為阿爺所喜。依表兄的性情定是寧為雞首不為牛後的,所以以本姑娘看來,表兄是不會回到阿爺那邊去的。”

“可他畢竟是姓李的,而且昨天晚上他也沒來……”

“虧你還是弘農楊氏出身,難道不知道世族從來不把雞蛋都放在一個籃子裏麵的道理嗎?遠的如諸葛三兄弟分侍魏蜀吳不說,就說如今那河東裴氏,裴蘊裴矩為隋帝效力,而裴寂追隨我阿爺。無論他們的人品性情如何,卻絕不會為了親族之情做出背主之事,就算有一天我阿爺奪取了江山、要砍裴蘊裴矩的頭,裴寂也絕不會眨一下眼睛,甚至可能主動請纓親自下手。否則,就算他們效忠的主公不收拾他們,他們的家法族規也饒不了他們。

所以,比起昨晚向你宣誓效忠的那些鼠首兩端之輩,像我表兄這樣出身勳貴大族的子弟才是真正對你忠心耿耿之輩。而且越是家世清白、根基深厚的門閥大族,信譽就越卓著,這也是他們曆經數百年門第不衰的訣竅之所在。所以昨天晚上我表兄根本不需要來向你宣誓效忠,因為有我們李家的門第家世作保足矣!”

“聽起來好複雜,不過也好沒人性啊!我不喜歡!以後咱家可不許玩這套,誰玩我跟誰急!雖然我打不過你們……”

……

就算路上走得再磨蹭,也早晚有走到地方的時候。遠遠的榆次縣城的城牆已經在望,楊霖領著人躲在一個小山溝裏,眼巴巴的看著竇琮他們依舊大搖大擺的朝榆次城走去。

早在幾日前傳來磨坪山上楊逆餘孽插旗造反的消息,榆次城就開始戒備森嚴。不僅四門緊閉,城內的郡兵、差役、民壯都上了城牆,什麼弓箭投槍、滾木礌石、灰瓶金汁也堆得滿城頭都是。榆次雖然緊鄰晉陽,卻也離太行山不遠,沒少被那幫山賊流寇禍禍,所以城牆修得高大堅固,駐軍當烏龜守城牆的經驗也是豐富無比,尋常萬八千的匪軍壓根不放在眼裏。

不過榆次縣令於當遠此時卻急得在縣衙裏麵團團亂轉。他剛剛才又送走了一撥紅旗軍使,這都是第三撥了,全是向晉陽求救的,可是到現在還沒收到回信。太原留守、唐公李淵和副留守王威帶著大軍跑去最近不太平的樓煩巡視去了,晉陽就留下個沒腦子的高副留守,萬一這個蠢貨腦子再一抽抽不肯派出援兵,榆次城怎麼守得住?這回來犯的可不是以前的那些蟊賊流寇,而是自稱楊玄感的兒子!人家的親爹橫掃河南跟掃自家院子似的,連關中都差點一鼓而下,他的親兒子會打不下一座小小的榆次城?笑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