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十八章 糊塗蛋(1 / 2)

楊霖走近有些鬱悶的竇琮,拍拍他的肩膀安慰道:“濟嚴兄,小弟並非是不準你出戰,而是另有重任非濟嚴兄不可啊!留你在榆次可不是讓你守城,而是讓你們養足精神做好長途跋涉的準備。一旦小弟戰敗,濟嚴兄要率部擋住敵軍掩護我軍撤退,要是小弟僥幸贏了這一仗,咱們能否一舉扭轉河東局勢、化解唐公危局就要看濟嚴兄接下來的表現了。現在先容小弟賣個關子,時機一到自有分解。”

說完,他不再理睬還摸不清頭腦的竇琮,把眾將召集過來,毫不負責任的宣布道:“這一仗打高君雅,咱們的兵力沒多大優勢,戰力更是沒得比,所以我的要求不高:必須幹掉高君雅,餘者擊潰即可。怎麼打仗這回事我不在行,你們說了算,商量好了告訴我就行,我先去歇會兒。”

說罷,便領著雄闊海和楊壽揚長而去。

“這叫怎麼個事?”殷開山一臉不滿的攤手抱怨道。

祖君彥表情木然道:“少主定好了戰略,剩下的事情自然需要我等籌謀,否則少主要我等何用?”

房杜二人相視一笑,拉著眾人劃沙為圖、捏土為兵,湊到一起你一言我一語的商議了起來。

半個時辰後,房杜二人尋到了正在腆著臉千方百計逗李秀寧開心的楊霖,稟告道:“楊統領,時間緊迫,卑職等隻來得及想出一十二策……”

楊霖一滯,險些被自己的口水嗆著。他可是撓破了腦袋連一個主意都沒想出來,人家不愧是青史留名的大神,眨巴眼的工夫整出來十二個……不過楊霖現在是太熟悉所謂的“房謀杜斷”了,房玄齡這家夥腦子好使,眼珠子一轉就能出十個八個的主意,雖然大部分都是餿的,卻也不乏奇思妙想。而杜如晦雖然腦子慢,卻素有果決之名,往往一語道破房玄齡一堆餿主意中的精華所在,所以房杜組合簡直是天造地設的一對,單拉出來哪個都不怎麼好使,捏到一起簡直就是天下無敵。雖然楊霖一直認為所謂的“房謀”,不過是房玄齡這家夥就是個愛耍小聰明的懶鬼,而所謂的“杜斷”,則是因為杜如晦就是個如有神助的賭棍——連他自己都承認他的一言而斷大部分是蒙的。不過人家自稱這是天賦神授,而且十蒙九中,這就叫本事。

房玄齡還在喋喋不休的叨嘮著他的十二大高招,果然大部分臭不可聞。比如火攻、比如水淹、比如夜襲、比如下毒等等。秋冬季節雖然天幹物燥,可是榆次周邊大都是光山禿嶺,楊霖文科生出身又造不出汽油,拿啥玩意放火?至於築壩攔河、水淹七軍,這個季節正值枯水期,那條可憐的洞渦水都快斷流了,攔上一天一宿都不夠高君雅一萬大軍洗澡的。說到夜襲,楊霖在磨坪山上練兵的時候還打算搞些緊急拉動、半夜雞叫之類的把戲,一打聽清楚狀況趕緊叫停。為啥?他手底下幾萬人居然有九成九是“雀蒙眼”(即夜盲症)!中國人自古以來習慣了日出而作、日落而息的生活習慣不是沒有原因的。中華上下五千年,絕大多數人口在絕大多數時間裏都是處於半饑餓狀態,長期的營養不良、缺乏肉蛋奶等高蛋白食物的補充,體內缺乏維生素和各種微量元素,其中一個惡果就是絕大多數人天一黑就成了睜眼瞎,出門亂闖純粹就是找死。連軍營裏的士卒夜晚值哨都得舉著個火把,否則就算是在明晃晃的大月亮地裏都能掉溝裏或者撞樹上,真不知道史書上和小說裏那麼多的趁著夜黑風高襲營的戰例都是怎麼做到的,因為據竇琮說府兵也比他們好不到哪裏去。

楊霖懶得再聽房玄齡嘮叨,直接瞅向了杜如晦。結果這家夥果然像個老神棍似的眯縫著眼睛,半天才從牙縫裏擠出三個字:“第九策。”

得,這老兄越發的修煉成精、言簡意賅了,不蒙字改蒙數了。

“第九策是啥?”楊霖趕忙去問房玄齡。

“啊……”老房主意太多把自己都繞暈了,哪還記得被他胡亂排在第九位的是哪一策?

楊霖再回頭,發現杜如晦也在幹瞪眼,不由得哭笑不得:所謂物以類聚古人誠不欺我,這就是一群不靠譜的……

好容易整明白了第九策是啥玩意,大軍趕緊出城迎敵。還別說,將近一個月的隊列訓練下來,這幫兵本事沒長多少,起碼有個兵樣子了。反應迅速、軍容齊整,進退間也頗有法度,拿出去唬唬人是足夠了。

可是那個騎著一匹胭脂馬、一身火紅的戰袍、馬槊上還很騷包的係著一條紅綢帶、在隊伍前後亂竄的家夥算怎麼回事?楊霖火冒三丈,衝過去對著李秀寧吼道:

“不是讓你們這幫在晉陽混得臉熟的家夥都躲起來嗎?你就算不聽我的話,也不能給你爹添堵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