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霖下令暫時停止攻擊,然後單人匹馬步入包圍圈準備勸降。如非必要,他對殺人這種事沒興趣,何況這些隋軍官兵怎麼說也跟他一樣是漢家苗裔,楊霖對內戰可是深惡痛絕:“我說老高啊,打到現在差不多就得了,趕緊放下武器,我軍優待俘虜!”
“呸!事已至此,高某有死無生而已!你這陰險齷蹉的小賊,就會使些無恥詭計,否則就憑你這一群烏合之眾如何是高某的對手?你即便贏了也是勝之不武!高某不服!無恥小賊可敢與高某堂堂正正的決一死戰?”
“你可拉倒吧!你這種沒腦子的蠢貨都知道占盡優勢的時候不跟我單挑,難道我比你蠢?老高啊,別怪我罵你,咱倆都是帶兵的,難道不知道兵者詭道的道理?你管我是怎麼贏的,這世道就是贏家通吃,輸家輸得再憋屈也得受著!你說這些屁話有用嗎?”
高君雅見楊霖不肯跟他決戰,便不再理他,轉而揮刀對手下將士大聲疾呼道:
“兒郎們!我右侯衛自大隋立國至今,於外北擊突厥、東征高句麗、西討吐穀渾、南下破陳,在內平叛無數,曆經上百戰從無敗績,更無貪生怕死、委身降賊之徒!今日高某不才,將爾等帶入死地,虧欠了諸位的,來世做牛做馬自當圖報。而今我等身為大隋柱石,又久沐皇恩無以回報,唯有死戰而已!眾兒郎,可敢隨高某死戰?”
大隋十二衛堪稱天下精兵之首,除了在高句麗丟了一次臉,什麼時候吃過這麼大的虧?況且右侯衛向來宿衛京師,對皇帝忠心耿耿,將士均是心高氣傲之輩、善戰敢死之徒,哪受得了高君雅的這一番慷慨熱血之辭?大部分士卒聞言紛紛振臂怒吼起來,高呼著“敢戰!死戰!”,區區兩千多殘兵敗將的氣勢竟然隱隱壓過了包圍他們的兩萬多大軍。
楊霖見狀有些慌亂。他畢竟是個戰場初哥,缺乏實戰經驗,而且他此時雖然占盡優勢,但是要全殲深陷絕境、垂死掙紮的高君雅部難免傷亡慘重,所以在可能的情況下,他實在是不想硬拚。
就在他左右為難之時,一個隋軍校尉裝束、年逾四旬的虯髯漢子越眾而出,對著楊霖施了一個軍禮,高聲問道:
“這位將軍,你自稱是先楚公、楊素大將軍後人,可有憑證?卑職曾聞,楊大將軍之嫡孫有三,一名靖二名駿三名泉,均歿於今年東都逆亂之役,此事天下皆知。如今將軍自稱楊氏後人,此事事關重大,卑職鬥膽請問其中緣故?”
楊霖一聽這個大胡子校尉一口一個楊大將軍,對他親爹隻字不提,便知此人與他那個便宜爺爺楊素必有莫大關聯,說不定能扭轉眼前的不利局勢。可是他身為楊氏後人一事,都是聽繼嗣堂和李淵他們說的,他有什麼憑證?這年頭又沒有身份證,更沒有派出所給他開證明,戶口本這東西好像有,似乎叫做戶籍,可是他哪知道他的戶口本現在藏在什麼鬼地方?就算能找到,那上邊他也姓安啊!
他正不知道說什麼好,身後踱過一騎,卻是李秀寧。這丫頭又不知道在抽什麼瘋,一伸手把臉上的麵具摘了下來,然後卸下頭盔,一頭秀發便披散了下來,對著大胡子校尉傲然道:
“某家(當時女子也可自稱某家——作者注)乃是唐國公膝下第三女,自幼許配給楚國公嫡生次子楊霖——也就是他。你要憑證,某家便是憑證!”
高君雅部聞言大嘩,臉上都是不可思議之色,紛紛交頭接耳起來,高君雅則是恍然大悟:陛下果然算無遺策,李淵那老賊果然是早有謀逆之心,居然與楊逆狼狽為奸,否則怎麼可能把親閨女嫁給反賊?他高君雅又如何會戰敗?他剛要破口大罵,就見楊霖身後又步出一騎,馬上騎士也摘下了麵具,高聲道:
“某家乃是唐國公堂侄李孝恭,可為旁證。楊郎君確為先楚公之嫡出後人,隻是出於不可為外人道之因隱於民間,值此家族蒙遭大難之際,不得不挺身而出重振楊氏一門。這位壯士如若不信,某家可代隴西李氏為此作保!”
大胡子校尉聞言沉默了一下,然後繼續問道:“楊將軍,你此番舉兵可是如令尊一般行謀逆事、篡奪大隋江山?”
楊霖聞言心下大定,微笑道:“壯士誤會了,楊某於磨坪山起兵之日便傳檄天下,楊某此舉隻為誅奸黨、清君側,並立誓隻圖得報家仇,絕不戀棧權位,更無意圖謀江山。壯士若不放心,何不屈就楊某身側?他日若是違背了此誓,壯士大可一刀砍下楊某的首級。”
大胡子校尉訝道:“將軍竟然如此相信我這個叛主之人?”
楊霖哈哈大笑:“右侯衛何時出過叛主之徒?壯士此舉必有緣由,楊某既用之便信之。”
大胡子校尉再無疑異,伸手向後一招,便有數十人走到他的身後,都是些校尉、旅率、隊正等兵頭將尾的小軍官,年紀大多在三四十歲以上,更有些已經須發花白。大胡子領著眾人跪拜於地,高聲道:“卑職周大虎,與眾位老兄弟均是當年追隨楊大將軍南下破陳的老兵,深受楊大將軍重恩無以為報,今日願重投舊主,隻要少主不違前誓,我等必追隨少主,至死不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