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老生也很憋屈。
本質上,他就是個純粹的軍人——忠誠勇敢,心無雜念,愛惜士卒,也不暴戾嗜殺。雖然有的時候性情有些衝動,但是作為一個武人這也無可厚非,他唯一的缺陷就在於不懂政治。軍人不幹政在世界上絕大多數地方都是一種美德,在後世甚至成為一條準則,可是唯獨在中原王朝不行,不但不行而且讓他寸步難行,若不是皇帝顧念舊情他有幾個腦袋都不夠砍的。即便如此,他也成了腦子不夠用的典型被官場所排斥,一直仕途艱難,甚至逼得他幾次向皇帝乞骸骨,想回鄉種地去。
這次被派到河東,開始宋老生還沒有多想,以為是皇帝記掛昔日之情讓他臨老還能一逞獨自領軍鎮守一方的夙願,還頗為感恩。沒想到他人還沒到河東,皇帝的密旨就一道接著一道的追著他跑。原來皇帝聽說屈突通派宋老生這個實心眼的去看著李淵之後,感覺非常不放心,生怕這個倔老頭再鬧什麼幺蛾子,所以千叮嚀萬囑咐的把怎麼盯住李淵,什麼情況該出兵平叛、什麼情況隻需威懾一下就行了、什麼情況下不用搭理都交代得清清楚楚。宋老生這才搞明白他平白無故連升三級的緣故——原來是把我派過來扒門縫、聽牆腳,當一個背後打小報告的小人了!這下可把他氣壞了,咱老宋這一輩子都是一根腸子通到底的耿直漢子,什麼時候幹過這種齷蹉事?難道到老了還要落個卑鄙小人的名聲?不過宋老生可不敢生皇帝的氣,隻好氣屈突通。這個王八蛋,自己不願意得罪人,就把黑鍋扣我老宋頭上了,這都是什麼人啊?
憋了一肚子氣的宋老生又犯了強脾氣。皇帝讓他待在河東西三郡看住關中的大門即可,結果老宋壓根不理這一套,到處尋人晦氣。不管是劫道的土匪還是竊戶的蟊賊,哪怕就是因為長了一副賊相,老宋都領著兵上去一頓砍瓜切菜,從文城、絳郡一直砍到了龍泉、臨汾、西河、離石,就是圍著太原這個李淵的老巢遠遠的。不過宋老生這麼一折騰,這些年來禍亂地方,把百姓們折騰得欲仙欲死的大小土匪流寇們死的死、逃的逃,整個河東南部居然呈現出一派海晏河清、安寧祥和的大好局麵,百姓都快路不拾遺、夜不閉戶了。不過宋老生還不消停,又盯上了盤踞在上黨地麵上的高曇晟,親率五千精騎趁夜偷襲。這回假和尚高曇晟算是倒了血黴,那幫就會念經騙錢的徒子徒孫們被宋老生砍死無數,老高隻好又扮成和尚鑽進了太行山才逃過一劫。可是經此一劫他手下就剩下了千把人,再也掀不起什麼風浪了。
宋老生犯了牛脾氣,楊廣也無可奈何,砍死他又舍不得,隻能當沒看著。所以當初楊霖根據宋老生的行蹤判斷他是受了皇帝的指使在向李淵示威,不但冤枉了宋老生,更冤枉了皇帝。其實這都是宋老生越老越小,在跟皇帝耍小孩子脾氣。
老宋打遍了河東七郡,再也找不著對手了。他正要唱一曲無敵是多麼的寂寞,突然接到了緊急軍報,說是楊玄感的親生兒子在太原郡造反了,還把他那個沒出息的徒弟高君雅揍得灰頭土臉,連榆次都丟了。老宋一聽鼻子都氣歪了,二話不說就把軍報轉給了屈突通——你讓老子來扒李淵的門縫是吧?楊玄感的兒子造反了關老子屁事?又不是李淵造反,咱老宋不在其位不謀其政!
沒幾天,他又接到一封急報。這回說是突厥大舉犯境,破定襄、圍馬邑,把王仁恭打得隻能當縮頭烏龜。這回老宋不慪氣了,他是個合格的軍人,年紀雖大熱血未冷,那些大人物之間的狗扯羊皮他可以不理會,但是異族寇邊這種事情他豈能置之不理?他立刻修書數封,分送坐鎮京師的代王楊侑,他的頂頭上司、王八蛋屈突通還有太原留守李淵,力陳邊患事大不可輕忽,主動請戰率部北擊突厥。誰想到這信一送出去就如同石沉大海,再也沒了動靜。
當時宋老生覺得軍情緊急,就沒跟數千裏之外的皇帝打招呼。誰知皇帝竟然未卜先知,千裏迢迢的給他傳來一道旨意,說什麼突厥不過癬疥之疾,待他老人家親率大軍東征高句麗的時候順手一劃拉,突厥人就得老老實實的俯首稱臣,“然梟氏(注1)乃朕之心腹大患,除惡務盡。卿為朕之股肱,可為朕解憂乎?”
皇帝的話都說到這個份上了,宋老生還在犯強,準備跟皇帝來場關於誰是誰非的大討論。可是沒等他奮筆疾書,深知他性情的皇帝的第二、三、四道旨意又一連串的砸到他麵前,語氣愈發嚴厲,最後的傳旨太監甚至帶來了皇家侍衛,一旦他抗旨不尊就要立刻去職奪官,將他押往禦前問罪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