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十三章 恩威並濟(1 / 2)

手下的一幫驕兵悍將被一個小毛孩子嚇麻爪兒了,宋老生的臉色有些難看,卻沒有動怒。那個小孩拎著兩把比行軍鍋還大的錘子出來的時候,他還以為是紙糊的玩具,可是當他親眼所見一錘子下去能把幾十斤重的鐵甲砸成比紙還薄的鐵片子,把一個大活人生生的錘成一團血霧,這還能有假?以他一個老軍伍的眼光,那兩把錘子沒有幾百斤的分量就見鬼了。即便如此,他也不認為他麾下的百戰精兵會因此被嚇丟了魂,之所以如此不堪,無非是那個姓楊的一番所言所為把他的軍心全給攪散了,這幫子兵痞沒有一哄而散已經是很給他宋老生麵子了。

宋老生有些窩火,又莫名有些興奮。劉雄的死讓他本就有些不安分的心再次活絡了起來,真如楊霖所說的那樣一起並肩子去幹突厥人他是千肯萬肯,可這事哪像這小子說的那般容易?

“楊將軍,你之所願所想本將已然明了,也信之不疑。隻是主政河東這片地麵的畢竟是唐公,而且還有王威、王仁恭等掣肘,將軍為何不去找他們分說,偏偏來找本將的麻煩?”

宋老生終於肯表態了,雖然看上有點不情願,還在繞彎子找借口,不過新娘子上花轎還得假裝嚎兩嗓子呢,何況他這個統率千軍萬馬的將軍?這個麵子楊霖無論如何得給。所以他顧不上跟梗著脖子和他叫囂的李玄霸計較,連忙給宋老生打安心針:

“老將軍,非是晚輩跟您過不去,全是情勢所逼不得不如此啊!想這河東幾路軍馬,王仁恭被突厥人一戰打沒了膽子,成了縮頭烏龜指望不上。王威那一路被晚輩一戰禿嚕沒了一半,不足為患。唐公他老人家晚輩是十分佩服的,可是他手下那些遊兵散勇晚輩卻沒放在眼裏。遍數河東上下,唯老將軍堪稱百戰宿將,麾下將士銳不可當,堪與突厥人一戰。所以晚輩迫不得已在您麵前班門弄斧,唯盼與老將軍並肩作戰而已,所使手段未免落了下乘,雖逃不過老將軍法眼,還是請您莫要跟晚輩計較!”

楊霖的這一輪馬屁拍得宋老生挺舒服,也讓他再難找借口推脫,隻得冷哼一聲找別的茬:“本將那劣徒高君雅可是被你斬了?”

“哪能啊!晚輩口口聲聲不打內戰,哪能自打自臉、濫殺同胞?老將軍您是不知道啊,您的這個劣徒當時那個凶啊,非要把晚輩斬盡殺絕不可,一出手就是幾萬根箭,差點把晚輩射成了刺蝟。就這樣,晚輩還是費盡心力的使出各種陰謀詭計避免殺傷,終於將高將軍麾下萬餘人盡數俘獲,折損者不足千人。老將軍,晚輩此舉算得上用心良苦了吧?”

“此言當真?”

宋老生聞言不禁倒吸了一口冷氣:他接到的消息僅是高君雅兵敗被俘,至於其所部兵馬他想當然的以為是暫時退卻,最壞也不過是潰散而已。話說全殲萬餘府兵,除了被皇帝一通瞎指揮弄得亂七八糟的東征之戰,天下何曾有過第二例?更不用說盡數生擒了,其中的難度無形中不知道大了多少倍。宋老生自問沒這個本事,這個乳臭未幹的小子是怎麼做到的?難道是在吹牛?

“這還能有假?高將軍的部下不願與昔日袍澤交手,但是大都自願隨晚輩北上抗突,隻是有家眷牽掛不便於老將軍見麵罷了。不過您那個徒兒雖然已被抓起來就尋死覓活的,還啐了晚輩一臉口水,但是晚輩也沒拿他怎麼樣,現在就關在清源城裏,待會兒老將軍見麵一問便知。”

宋老生有些摸不清頭腦,喃喃道:“若是老夫不肯從你,你也要將老夫等一體生擒?”

“難能啊!晚輩是一心一意的來相請老將軍並肩作戰的。若是老將軍執意不肯,晚輩雖然傷心難過,卻也不敢造次,雖然不至於任憑老將軍砍殺,但是絕對不會對您下狠手的。”

“哦?這是何故?”

“老將軍麾下盡是騎軍,即便晚輩鬥膽勝之,想要像前一戰那樣盡數俘獲那是絕無可能,雙方必然傷亡慘重,這便失了晚輩的初衷。晚輩一直以為,大隋人之間殺得你死我活實在是這天下最無聊、最無腦的事情,大隋人不打大隋人,團結一致共同對外才是晚輩的誌向啊!”

“你真是楊家的人?老夫怎麼覺得你與令尊、令祖毫無相似之處?”

“這個……長輩們都是這麼說的,連皇帝陛下都認可,晚輩想反對也無效啊!不過所謂龍生九子各有所好,畢竟時代不同,所處的環境各異,晚輩與先人的想法有些出入也不奇怪吧?”

這是那個獨眼校尉突然插言道:“楊郎君,即便你所言是實,那麼將突厥狗趕走之後你又意欲何為?還要反陛下、謀江山?”

楊霖一陣苦笑:“反陛下?謀江山?楊某何曾有過這麼大的出息了?楊某起兵之時,打出的旗號不過是除奸黨、清君側,實則僅為自保而已。這種胡說八道你是聽誰說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