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零五章 初戰(一)(1 / 2)

如果楊霖和房玄齡看到眼前這一幕一定傻眼,誰能想到已經刀出鞘箭上弦了,步利竟然被區區兩萬隋軍嚇住,還想開溜?不但楊霖他們肯定弄不明白,就連步利麾下的突厥將領們也是丈二和尚摸不著頭腦。突厥人的生活環境一向惡劣,挨餓受凍甚至因此整個部落死光那是常事,所以都不怎麼在乎性命,非常渴望作戰,戰鬥熱情極高。因為突厥人從來沒聽說過有軍餉這種東西,平時隻能靠著放牧牛羊養活一大家子,隻有打仗獲得了繳獲和賞賜,才能改善一家人的生活。這次南下侵隋,他們折騰了好幾個月也沒打幾個像樣的仗,再加上北三郡地廣人稀、物產貧瘠,就算抓到漢人百姓也撈不到幾個錢,所到現在為止大部分突厥人還是兩手空空,幾無收獲。這個冬天塞外草原上的大雪一場接著一場,白災已經不可避免了,要是他們再搶不到什麼東西回去,別說改善生活了,明年的日子能不能過得下去都是個問題。所以一聽說前邊有至少兩萬隋軍,突厥人無論官兵都像嗅到了血腥味的餓狼一樣興奮了起來——兩萬隋人啊!那就意味著至少有兩萬套甲胄、冬衣和兵器可供他們分贓,此外肯定還有數不清細軟、糧食和鍋碗瓢盆,這一仗隻要打下來,他們中的大部分人這一趟就算沒白來。

所以步利剛流露出想要開溜的意思,他麾下的那些設、附離、伯克和梅祿等大小將領就不幹了,吵吵嚷嚷的不想走。大頭目都跟主帥翻臉了,小當兵的自然也要跟著起哄架秧子,一時間數萬突厥人就鬧騰了起來,形同炸營,結果又把步利給嚇住了。這要是讓手下這幫家夥造反了,他大哥還不得削死他?再說跟隋人打一仗未必會輸,但是就這麼灰溜溜的跑回去,先別提咄吉怎麼收拾他,手下都得跟他離心離德,到時候還繼承個屁的汗位?所以步利一咬牙,決定先打打看,就算打輸了也是手下這些混球不服從指揮,大哥就算開揍,也不能隻打他一個人的屁股。

不過步利還是小心謹慎的將全軍分為三部,前軍隻有五千人先去探探路,就算是去送死也傷不了他的筋骨。他所在的中軍則由三萬重兵組成隨後跟進——畢竟還是自己的小命最寶貴,必須多加防護才安全。剩下那不情不願的一萬五千人組成後軍被步利留在山口外,一旦全軍陷入了隋人的圈套,後軍就是拚了老命也要守住狹窄的山口,以保證步利的退路。

隨著步利的一聲令下,覺得自己中了頭獎而急不可耐的五千前軍,根本顧不上什麼陣型、搜索、觀察就一窩蜂的湧進了山口。直到最後一名前軍騎兵消失在山口後又過了一頓飯的工夫,步利沒發現什麼異常,才下令中軍壓上,而且走出幾十步就停一停,想派出探馬前出打探消息。可是這個葫蘆形的山穀在山口處不但極其狹窄,而且曲裏拐彎的,又被那些生怕好東西都被前軍搶光了的中軍士卒們一窩蜂似的塞了個滿滿當當,探馬哪裏衝得過去?沒走出幾步就被密集的人群擠得東倒西歪,指望他們擠出去再擠回來不知道要到猴年馬月,那時候他們彙報的消息估計步利自己也能瞧見了。

好不容易中軍轉過了山口後的數個山腳,眼前的景象豁然開朗,然後就把步利又嚇了一大跳。

這短短的一天之內步利被嚇得一跳一跳又一跳,快趕上跳大神的了——這又是怎麼回事?

咱們先把時間拉回到半個時辰之前,也就是步利的前軍剛衝進山穀那陣子。

楊霖在山穀裏擺下了三個步兵方陣,位於中間的是已經擴充到五千人的長矛兵和兩千盾兵,兩翼各是五千步兵加五百盾兵。這小兩萬人都是楊霖從磨坪山帶下來的嫡係,由於在晉陽討奴軍會盟期間楊霖趁機打劫了他老丈人的軍械庫,所以他的兵現在都已經鳥槍換炮,清一色的換上了隋軍製式的衣甲裝備,看上去軍容甚是嚴整。不過楊霖心裏有數,這幫家夥雖然不能再稱之為樣子貨,但是戰鬥力也就是跟河東軍相差仿佛,和府兵還是沒法比。

不過府兵畢竟跟他不是一條心啊!他要是敢讓府兵打頭陣,弄不好就會沾上保存實力、消除異己的嫌疑,那幫府兵說不定就能給他玩一出臨陣脫逃。所以盡管這樣的安排有很大的風險,但是他還是隻能讓自己的子弟兵打頭陣。

楊霖這會兒工夫已經躲在了一個山坳後邊,眼瞅著數千突厥騎兵嗷嗷怪叫著衝出了狹窄的山口,然後漸漸的由一字縱隊變成了由數列橫隊組成的半月形的攻擊隊形,停在了距離討奴軍的三個方陣前方不足一裏處。

這一戰楊霖安排的主將是盛彥師。他見突厥人已經開始躍躍欲試的準備衝鋒,便將令旗一揮,兩翼的步兵隨之緩緩後撤了數十步,而位於中央的方陣則向前踏出十多步之後,原本縮成一堆的盾兵們迅速的展開隊形,護住了兩翼的大半空間之後開始緊張的組裝巨盾,而他們身後的矛兵們也高高的豎起了長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