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一十九章 三國殺(1 / 2)

眾人被楊霖召集一堂,聽聞堪稱當前天下各方割據勢力中實力最為強大的瓦崗軍的兩位大佬,竟然不約而同盛邀楊霖前往,並要奉其為主的消息之後,不由得驚詫萬分,就連一向急智的房玄齡也是一連撚斷了好幾根胡須,還是蹙著眉頭不發一語。

長孫無忌自詡為楊霖的頭號心腹,在這種情況下隻能硬著頭皮率先拋磚引玉:

“無忌以為,不光是瓦崗軍邀主公入主一事處處透著蹊蹺,其他各方勢力此來怕也是各懷心思。這一天多來,無忌遣人四處打探,搜集到了一些消息,現報於主公和各位同僚。

先說竇建德。自去年五六月間竇建德率部北上阻住隋帝兵鋒,掩護河北叛軍殘部退入上穀、博陵之後,趁隋帝南下江都、河北空虛之際,迅速出兵四處攻伐。不到幾個月時間,就已占領了恒山、博陵、河間、渤海、平原等十餘郡,其勢力範圍東到大海,西至太行,北與占據涿郡、漁陽的羅藝對峙,南邊隔著汲郡與瓦崗相望,麾下兵馬擴張到二十餘萬,並在去年十月於河間自稱長樂王。

竇建德雖然稱霸一時,但是畢竟在河北綠林還屬於小字輩,再加上與其交情莫逆的孫安祖、高士達等先後戰死,其他如王薄、孟海公、張金稱、格謙等人對其一家獨大非常不滿,隻是礙於竇建德千裏赴援的恩德不便當麵發作,但還是在其稱王之後遠走清河、齊郡、北海等地插旗單幹,竇建德對此也是無可奈何。

竇部的崛起引起了羅藝的警惕,尤其是在去年年底於仲文大將軍解散府兵南下護駕之後,羅藝擅自出兵占據了涿郡、漁陽、安樂、北平和柳城五郡,其所為已經形同割據一方,並與竇部發生數次衝突。此次前來增援我軍的王伏寶和羅壽便曾於一個月前在文安和鄚縣大戰兩場,雙方死傷達萬餘人。此時歸附於竇部的王須拔和魏刀兒也趁機反叛,占據了上穀,竇建德遣大將高雅賢前往討伐,現戰況不明。

再說說江都。自隋帝二返江都之後,終日宮門緊閉,不理政事,朝中諸事盡委於虞世基和裴氏兄弟。今年初,隋將張須陀領兵三萬西征,意圖擴大江都小朝廷的糧賦兵源之地,結果十日之內兵不血刃的連占丹陽、曆陽、鍾離三郡,杜伏威幾乎是不戰而逃。杜伏威沒膽子打張須陀,可是轉過身去就對蕭銑不客氣,雙方在江夏、安陸一帶大打出手,至今戰況不明。

張須陀西征之際,王世充也開始北伐,先後收複下邳、彭城,並與親自趕來增援的李密部於沛縣、蕭縣、永城一帶對峙。

事情奇怪就奇怪在這裏。想那瓦崗軍中,堪稱中流砥柱的當屬內軍,這些年來瓦崗軍東征西討,哪一戰不是內軍首當其鋒從而攻無不克、戰無不勝的?所謂的外軍不過相當於我磨坪山的守兵和屯田兵罷了,而蒲山公營成立的時日尚短,無論是兵員素質還是裝備訓練水平均遠遜於內軍。所以無論是攻伐東都還是與隋帝對峙,一直是以內軍為主,而李密作為瓦崗軍實際上的統領者,更是從不輕出。

而此次王世充兵不過五萬,下邳、彭城也僅是瓦崗的羈縻之地,況且被雙方反複爭奪易手多次,如何使得李密急吼吼的親自下山迎戰?而且所帶之兵還是以他的嫡係蒲山公營為主。更奇怪的是,一直負責這個方向作戰的內軍大將單雄信和王君廓反而就在此時撤回了瓦崗。

無忌曾聞,翟讓與李密之間似乎生出了齷蹉,關係頗為緊張。隻是此事一直未有實據,今日結合主公的這番經曆,看來傳言似乎不虛……”

“此事絕無可能!”長孫無忌話音剛落,祖君彥便大聲反駁。

“尚德兄有何高見?”

“此事乃君彥所親曆。想當初翟讓與密公初見,便為密公所折服,甚至甘願拜其為師,但為密公所婉拒。即便如此,翟讓仍依密公所求,聯合河南河北義軍奉先楚公為主,共謀大隋天下。先楚公兵敗之後,翟讓派人四處尋覓密公下落,甘願將瓦崗之主奉與密公。如此真情實意,如何做得了假?此事必然另有因由。”

楊霖聞言長歎一聲,說道:“尚德兄啊,你就是太老實啦!”

祖君彥一怔,拱手道:“願聞少主高見。”

楊霖突然站起身來,朝還在沉思中的杜如晦深深一揖道:“克明兄大才,小弟自問不及,甘願遜位讓賢,還望克明兄不棄。”

這簡直就是赤果果的試探啊!要是換了一個主公說這話,當臣子的除了真的造反以外,就剩下拿刀抹脖子一條路可走了。不過楊霖不一樣,這貨成天就沒個正形不說,對臣下別說嚴苛了,簡直都放縱得沒個樣子了,所以大部分人都當他又在拿老杜開玩笑。不過即便如此,杜如晦還是有些不高興,斥道:“都什麼時候,還在胡鬧!”

“還說我胡鬧,你當著外人揍我就是正經鬧了?趕緊的,陪我演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