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業十年五月初一,在大留山口墨跡了好幾天的屈突通終於催動大軍開始向東掃蕩,滎陽軍避而不戰,連續放棄郟城、鈞台和康城,退到陽翟據城自守。屈突通也不著急,按住兵鋒在後徐徐跟進,並在三日後兵臨陽翟城下。
至此除了陽翟之外,屈突通差不多收複了整個襄城,連續的勝利讓監軍段達、元文都興奮異常,遠在東都的大族們更是奔走相告,紛紛催促屈突通一舉攻下陽翟,進而兵發滎陽。可是段、元等人卻失望的發現,屈突通到了陽翟便按兵不動,連雲梯和樓車等攻城器械都沒有打造,更別提攻城了。
麵對段達、元文都憤怒的質問,屈突通振振有詞:左驍衛是什麼?那是大隋僅有的兩大整建製騎兵衛府之一,如今更是大隋僅存的戰略機動打擊力量。左驍衛原有八萬餘人,不過有兩萬人被宋老生帶到河東去了,剩下的六萬騎兵是震懾四方、拱衛東都的核心力量,如今半數屯兵於陽翟城下。難道你們打算用這些寶貴的騎兵當炮灰去攻城?東都還守不守了?越王還保不保了?大隋還要不要了?你們的腦袋被驢踢了?
段達和元文都被屈突通罵了個狗血噴頭還找不著人說理去,正鬱悶著呢,不過老屈突也不想得罪他們過甚,轉而溫言解釋道,他已經傳令調郡兵前來陽翟,隻要郡兵一到便可攻城。不過郡兵大都駐紮在偃師、緱氏、嵩陽一線與滎陽軍對峙,壓力也不小,所以他隻能調一半、也就是大約三萬人過來。
段達和元文都這才罷休。半個月後,三萬郡兵終於翻過箕山趕到陽翟,屈突通便開始熱火朝天的打造攻城器械,打算大舉攻打陽翟,沒想到此時的局勢卻發生了突變。
偃師一線的守軍驟然間減少了一半,與其對峙的滎陽軍頓時壓力大減,開始蠢蠢欲動。本來所有人都認為滎陽軍會趁機反攻偃師,為此東都方麵已經準備好援軍隨時出動,可是他們等呀等呀等了好半天,卻什麼事都沒發生。
誰也沒想到,就在屈突通調集的郡兵剛剛抵達陽翟,由達奚莫熊和侯君集統率的一萬滎陽軍也悄無聲息的翻越了箕山,然而他們並沒有打算增援陽翟,而是轉向西去,並在三天後奇襲承休,一舉截斷了屈突通的後勤補給線。
消息傳來,陽翟城下頓時大亂。六萬大軍啊,每天消耗的物資車載鬥量,沒有補給的話用不了幾天就得軍心大亂。擺在屈突通麵前有兩條路,趁著糧秣暫時無虞要麼迅速拿下陽翟,要麼回軍全力奪回承休以打通補給線,可屈突通卻選擇了放棄陽翟,全軍重新翻越箕山,兵鋒直指陽城。
滎陽軍在北線隻有一萬五千人,現在又被達奚和侯君集帶走一萬,哪裏能擋得住屈突通的六萬大軍?堯君素隻得連續放棄陽城、嵩高山、天陵山,在百花穀和汜水關的掩護下全軍一邊死守鞏縣,一邊發動十萬民夫晝夜不停的向滎陽轉運洛口倉的糧食。
屈突通攻得心不在焉,而堯君素在鞏縣也就堅守了十天之後便退回了汜水關,不過洛口倉也差不多被他搬了個底朝天。不過屈突通一點也不在乎,一個洛口倉算什麼?東都境內的回洛倉、常平倉和河陽倉裏儲備的糧食足夠吃上十幾年,重要的是拿下鞏縣意味著整個河南郡全部光複,這下子東都可算得上穩如泰山了!
南線的滎陽軍也沒閑著,李孝恭分兵數路大舉收複失地,隻半個月的工夫就拿下了整個襄城。同時侯君集率五千人繼續西進,沿伊水殺進弘農。弘農郡遠離戰場,東都軍本就沒什麼防備,侯君集更是把他膽大妄為的天性發揮了個淋漓盡致,區區五千人竟被他分成了數十路,一路橫衝直撞,僅用了不到十日便橫掃弘農,兵鋒直抵桃林,截斷了關中與河南間的交通。
短短一個月的時間,整個河南中西部形勢大變,楊霖的滎陽軍在看似窮途末路的情況下突然間鹹魚翻身,一舉拿下了襄城和弘農,不但地盤擴大了一倍有餘,還對東都形成了半包圍的態勢。而屈突通看似吃了個大虧,但是在對東都威脅最大的東部戰場收獲甚大,不僅重新將防線拉平,而且將滎陽軍全部攆出了河南郡。與東都的安全相比,襄城和弘農這些窮鄉僻壤算得了什麼?至於說楊霖的那個包圍圈,說起來就是個笑話,兩個郡偌大的地盤上滎陽軍的兵力頂破天去也不足兩萬,屈突通想收複失地簡直就是分分鍾的事情。
楊霖和屈突通都覺得自己占了便宜,都在偷著樂,可是旁人就看不懂了,比如說翟讓和李密,比如說宇文成乾,再比如說東都的大族們。楊霖和屈突通大打出手,整個東都周邊的重鎮要地走馬燈式的城頭變幻大王旗,翟讓生怕兩者打得不熱鬧,為此還嚴令與滎陽軍對峙的翟摩侯後退三十裏,以便讓楊霖心無旁騖的跟屈突通對耗,要是把雙方的實力都耗光了那就再理想不過了。而李密則是一日三書追問戰況,還數次好心的詢問楊霖是否需要他出兵增援,卻均被楊霖婉拒,而且還把盛彥師統率的滎陽軍主力死死的杵在東線,西線打成了一鍋粥了也沒有挪過半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