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霖這話就有點超出堯君素忍耐的底限了:王世充那邊到底怎麼回事還沒弄清楚呢,你不配合他可以,但是也不能通敵啊!萬一人家王世充洗心革麵決定為大隋中興效死力呢?可是他剛要出言反對,楊霖就伸手攔住了他:
“我說老堯啊,我的折衝郎將大人您先別急。先聲明哈,我還沒想好是不是跟翟李勾搭一氣坑王世充一回,但是我不得不防啊,萬一王世充這個王八蛋想坑我怎麼辦?所以我現在能做的就是老套路--先當牆頭草,觀望一下再說。還有老堯你也別閑著,你趕緊給皇帝打小報告,就說我很焦慮啊,焦慮得滿嘴起大泡哇……好吧,你先別揍我。我不是讓你去騙皇帝,而是想讓王世充知道我現在還沒拿定主意,然後看他還有什麼章程。”
楊霖的這番布置還算像個樣,大家夥比較滿意,這才暫時饒過了他。
金墉城離東都也就幾十裏地,楊霖他們再怎麼磨蹭,一天工夫也磨蹭到了。
話說楊霖帶著他的五百精兵氣勢洶洶的去欺負段達的上萬大軍的時候,李君羨已經帶著萬餘人馬撐著木筏順水直下東都了,而且早就回報已經彙合了早已投誠反正的三萬守軍,控製住了東都。所以楊霖他們也沒著急,一路優哉遊哉的溜達過來,本以為東都城外已經彩旗招展黃土墊道,高官顯貴雲集,百姓傾城而出以迎呢。誰想到都走到城外二十裏了,別說來打前站以示歡迎的官使軍使了,連巡邏探查的探子都沒瞅著一個,許是東都**不久這幫人忙活忘了?等大軍走到城外十裏長亭還一個鬼影子都沒見著的時候,所有的人都覺出不對了。
先頭帶兵搶占東都的除了李君羨,還有一個武士彠。李君羨負責接收反正的守軍、**全城並承擔守禦任務,而武士彠則要安撫好膽顫心驚的越王殿下和滿城勳貴,同時給後續到達的大軍打好前站。這會兒這兩位老兄都蹤影不見,莫非是反了?不過這事非但楊霖不信,房玄齡杜如晦等人更是不信。且不說這老哥倆一向任勞任怨、老實巴交,就算是後腦勺上長著反骨的侯君集和腦子一熱就膽大妄為的張亮在這個時候也不敢幹出這等蠢事。雖說現在天下亂成一鍋粥,占個屁大的地方劃拉出百八十人的都敢稱王,但是東都那是什麼地方,沒有身世、實力、人緣等諸多光環加身,一盞茶的工夫都坐不穩。所以連屈突通坐擁十幾萬大軍都不敢造次,就憑現在城裏那幾萬烏合之眾就想自立,那純粹是老壽星上吊活膩歪了。
要不就是發生了什麼意外導致李武大軍團滅了?一想到這,楊霖再也坐不住了,下令全軍戒備,展開戰鬥隊形迅速向東都開進。
還沒等兵馬完全展開,楊霖就聽到軍前一陣喧嘩,然後幾個軍士就簇擁著一個滿身塵土、弄得跟個土地爺似的小老頭向他走來。楊霖定睛一看不禁樂了--這不是武士彠嗎?
“老武,你這是咋整的,掉灶灰堆了?”
“唉呀我的主公,你還有心思開玩笑,出大事啦!”
“大事,能出啥大事?難道是那些郡兵改主意了?總不會是李君羨那家夥又吃壞肚子了吧?”
“不是,唉呀!是越王,越王要被燒死啦!”
“啥玩意?楊侗那小兔崽子今年才十歲吧,就學會玩****啦?”
“不是越王自個燒自個,是元文都那幫人……”
武士彠本就不善言辭,這一著急更是前言不搭後語,一口氣沒上來好懸沒憋死。楊霖和與他交好的何潘仁等人又是遞水又是敲背,可算把他這口氣順過來了,這才把事問明白。
原來李君羨確實很順利的拿下了東都,並立即將部下兵馬與郡兵進行了混編,然後分頭把守東都外城八門。之後李君羨親率三千人又兵不血刃的**了皇城,再拿下宮城就萬事大吉了,沒想到就在這兒遇上了麻煩。
東都的宮城共有四門,分別是興教、光政、則天、玄武。李君羨自打進了東都,走哪兒都是門戶大開,與其說是搶占不如說是接收,唯獨到了宮城在則天門下吃了個閉門羹,叫了半天也沒人搭理。李君羨是個好脾氣,而且在皇帝他家門口也不敢造次,就分兵打算從東邊的興教門或是西邊的光政門繞進去,結果這倆門也叫不開,那就再試試北邊的玄武門?
結果玄武門也是大門緊閉,不過這回有人出來搭茬了--一個胖老頭顫巍巍的爬上宮牆,自稱太府卿元文都,指名道姓的要楊霖出來答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