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零四章 魯陽關(1 / 2)

段誌玄得到安壽報來的消息開始作出應對的時候,王世惲已經血洗了湖陽,開始向上馬進軍。從湖陽到南陽大概有一百八十裏,正常情況下就算是步兵急行軍兩天也到了,問題是從湖陽到南陽雖然有路,但是年久失修十分難走,再加上王家軍又在舂陵搶到了大量的糧草輜重,足足裝了兩百多輛大車,在這亂兵、流民四處橫行的地方,他們可不敢拋開這些救命糧先行趕路。再者進入到南陽地麵之後,為了遮掩行跡掩人耳目,他們又得晝伏夜出不敢明目張膽的在大太陽底下露麵,還得繞開新野等大城,這樣一來行程就被大大拖延,本來兩天的路走了三天還沒到地方。

其實最重要的是,根據事前得到情報,在東都以南楊霖並沒有多少兵馬,尤其是南邊幾個郡更是處於放養狀態。王世惲壓根就沒想到在蕭銑的地盤上還會出現楊霖的兵馬,而且還被一個罪奴出身的小探子無意間撞破,否則他寧可扔掉糧車餓個半死也不會在路上墨跡。

而段誌玄派出的信使就沒這麼多顧忌了,一則是軍法如山慢一步就是死,二則東都也是他們的家鄉,於公於私都不容得他們貽誤軍機,尤其是往南陽跑的那路信使,更是重中之重。從唐子山到南陽足足有二百五十多裏路,尤其是在新野之前基本就沒有可以馳馬的路,可是信使們根本就顧不得這些,還是亡命般的縱馬狂奔。要知道馬蹄鐵這玩意雖然在西漢的史籍中就有記載,但是在騎兵中大規模的普及應用還是到唐中期以後的事,而在沒有馬蹄鐵的保護下在這種破路上狂奔跟自殺沒有什麼區別,所以等他們跑到新野,七名信使隻剩下了兩個身上還沒缺零件,剩下的不是墜入山穀就是摔得筋斷骨折,二十多匹戰馬也隻剩下了四匹。

幸存的信使沒有工夫悲春傷秋,匆匆在新野征用了新的戰馬,又開始了新的一輪狂奔。幸好從新野到南陽還算得上一路坦途,他們終於趕在王世惲的前頭把告急文書送到了李孝恭麵前。

李孝恭雖然年輕,卻也算是隴西李氏精心調教出來的優秀子弟,雖臨劇變卻安之若素。他先是強令南陽城近萬百姓立即遷往臨近的課陽乃是隔壁李密治下的淮安郡,然後十分敗家的一把火將全城連帶著裝滿了糧秣軍械輜重的府庫燒了個精光,這才不慌不忙的帶著屬下的三千兵馬離開了南陽向北撤去,給幾個時辰後匆匆趕到的王世惲留下了一座火城。

李孝恭也不是就這麼跑了,他一邊派出信使通知淯陽郡內王世惲可能途徑的向城、方城等地做好堅壁清野等預防措施,同時也不理會遠在內鄉的杜如晦和堯君素,連他的主公楊霖也不知會一聲,直接給跟他平級的盛彥師和李君羨下令,令其立即調派兵馬入駐襄城進行布防。忙完這些,他又指揮手下的士兵大搞破交戰,又是伐木又是碎石,再不就挖坑,把從南陽通往東都那條好好的官道搞得麵目全非,這才心滿意足的一轉頭往武川跑。

南陽被焚,舉城為之一空,王世惲要是再不知道他們的行跡和戰略意圖暴露,那就是個二傻子了。可是王世惲又有什麼辦法?他們這一戰本就沒有回頭路,再說此行之前他們已經打聽得清清楚楚,那個楊霖手裏滿打滿算也不過五萬兵,而且盡是些山賊土匪出身,戰河東、擊突厥、下河南靠的不是陰謀詭計就是抱人大腿,真刀真槍的硬仗、惡戰一次都沒打過。王世惲也是久經沙場的宿將,最看不上這種不靠真本事的偷奸耍滑的所謂“智將”,他對自己麾下的三萬用戰火和鮮血磨礪出來的老兵信心十足,話說要論當麵鑼對麵鼓的陣仗,這滿天下有一個算一個,大隋府兵怕過誰?

所以王世惲非但不慌,反而如釋重負--再也不用偷偷摸摸跟做賊似的秘密潛行了,他命人堂而皇之打出“王”字大旗,在光天化日之下從容行軍,這樣一來隊伍的行進速度大大加快。而麵對李孝恭一路上大肆破壞交通的行為,王世惲更加嗤之以鼻,這點小伎倆對他的三萬大軍影響微乎其微,卻反而暴露了敵人兵力不足、戰力不佳,不敢跟他正麵交戰的致命缺陷。

出了南陽進入淯陽境內,王世惲遇到的第一座大城就是武川。李孝恭這次還是老路數,趕在王世惲抵達前逃之夭夭,給他留下了一座空城。不過這回李孝恭可能是逃得比較慌張,導致放火的手藝有點潮,隻燒掉了武川城的西北角,包括府庫裏的大部分物資都落在了王世惲的手裏。這一下王世惲更加認定楊霖的兵不堪一戰,甚至因此大發慈悲的下令全軍在武川休整一日,讓疲憊至極的士兵們吃上一餐熱騰騰的飯食,十幾日來第一次不用幕天席地的睡在野地裏,而是在空無一人的武川城裏安安穩穩的睡個踏實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