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一十一章 連環計(1 / 2)

安壽的功勞簿上又被記上了小小的一筆:他接應到了那個冒死翻越魯陽關來尋找援兵的探子。

段誌玄得知魯陽關的戰事和王世惲的變化之後也有點發懵。侯君集和達奚莫熊至今音信全無,就憑他這一萬五千名疲憊至極的龍驤軍想攻下魯陽關純屬扯淡,可是除了進攻他還能幹什麼?王世惲在前邊賴著不走肯定有陰謀,而這個陰謀所指必在東都。可是過不了魯陽關他就算有天大的本事也無處施展。

他急得滿地打磨磨,突然間聽到帳中有動靜,抬頭一看原來是安壽正在悄悄的往帳外蹭,似乎要溜走。

段誌玄眼前一亮,像是溺水將死之人突然抓住了一棵救命稻草,搶前兩步一把抓住了安壽的肩膀,急切的語氣甚至有些顫抖:

“小安子!”

小安子……

安壽被唬得全身一哆嗦。他的主人楊霖以前叫他“小壽子”,可是自從安家出事、一路逃亡之後,楊霖不知道為啥突然就改口叫他“小安子”,段誌玄等人也就跟著隨大流叫起了“小安子”。這事起初安壽並沒怎麼放在心上,可是自從他發現了那個秘密逃走之後,“小安子”這個稱呼就成了一顆雷,別說聽到,就算一想到都讓他心驚肉跳。

可是打他被抓回來以後,就在也沒人這麼叫過他,這個名字似乎都成了一個忌諱。段誌玄都是直呼他的大名,甚至隻有一個冷冰冰的“你”,現在他突然又變得這麼熱情和激動,莫非……

方才安壽站在帳內的時候,內心就隱隱覺得有些不安,這才打算要溜走,沒想到溜是沒溜成,反倒讓段誌玄注意到了他。而他此時的預感就是段誌玄突然間的變化絕對沒安什麼好心,肯定是又有什麼倒黴事要落到他頭上了。

果不其然,段誌玄馬上就給他挖下了一個大坑。

“小安子,你看孟平將軍的探子既然能夠潛過魯陽關,這說明咱們也能混過去。現在王世惲動向不明,肯定藏著什麼陰招,所以咱們得跟孟平將軍商量商量怎麼辦。小安子,你是咱龍驤軍最好的探子,更重要的是,你是我段誌玄的福將啊!你說,我要是把這活兒給了別人,你也肯定不服氣對不對?”

看著段誌玄那尚帶著幾分稚氣,卻滿是一副假惺惺的笑意的臉,安壽都不知道說什麼好了。事實證明魯陽關確實有可能混過去,可是代價呢?李孝恭派出來二十多個死士,除了一個生死不明外,就這麼一個命大的跑出來了,剩下的現在都涼透了。就算段誌玄把安壽吹的再能耐、命再好,這事他也說了不算,更何況那個探子衝關時暴露了行跡,王世惲這次的防範必然更加嚴密。

這分明就是個送死的差事!

可安壽有的選嗎?段誌玄雖然假惺惺的好言相勸,可他要是拉下臉來直接下令,難道安壽還敢不去?軍法如山,抗命是死,遵令離死也不遠,他又無處可逃,安壽能怎麼辦?

半個時辰後,安壽換上一身黑衣,背負著一捆繩索,悄悄離開了龍驤軍的大營。

天色漸明,魯山以北四十餘裏的官道上,李孝恭終於迎上了楊霖的大軍。

楊霖信誓旦旦的保證一天一夜之內必然趕到,李孝恭也甩出大話不讓王世惲北進半步。現在限期到了,李孝恭沒守住魯陽關,楊霖也誤了期,這哥倆相顧無言,卻不是惟有淚千行,有的隻是說不出的無奈。

李孝恭守不住魯陽關那是實力差距太大,可是楊霖為啥誤了期?

原因很簡單,他實在是高估了熊渠、鷹揚兩軍的實力,又低估了他手下那幫大將們的無恥。

拿下東都之前,楊霖麾下號稱五萬大軍,其實不說精銳,連像點兵樣的也就一半出頭。剩下老的老小的小、油的油痞的痞,你讓他們守守城、看看家還湊合,剩下的拿手好戲就是吆喝兩聲壯個聲勢。就因為戰力疲弱,所以楊霖才不敢跟任何對手硬碰,隻能使詐。等到拿下東都接納了十萬多降兵,尤其是其中不乏像右侯衛這樣的強軍之後,楊霖有點翹尾巴了,指使杜如晦、堯君素等人整軍,要練出十萬精兵強將,然後好好跟以前欺負過他的那些家夥們掰掰手腕。

可是楊霖的精兵策略並沒有得到手下的讚同。這年頭,有兵就是草頭王,要是沒了兵,就算貴為天子混得也不比條狗強多少,能保住命就算萬幸,江都兵變就是明證。所以在強敵環伺、惡戰隨時爆發的前提下,杜、堯等人幹脆把楊霖裁軍的命令改成了擴軍,兵非但一個沒少,還多了一大堆。可問題在於楊霖是個窮鬼,就算仗著楊廣留下的糧食養得活這麼多人,可是裝備上哪兒整去,更別提兵員的素質和訓練了。

楊霖對此一籌莫展,杜如晦又老謀深算的把最好的兵強留在衛軍府壓箱底,剩下的可就八仙過海各顯其能了,那絕對是手快有手慢無。段誌玄憑著最為彪炳的戰功、侯君集靠著一肚子的鬼心眼、達奚莫熊靠著在邊軍的威望和老資格搶到了前邊,雖然還多有不足但也算從矬子裏拔出了大個,不管怎麼說都成了軍。而最老實的牛進達和人緣最差的張亮就倒黴了,得到的全是人家挑剩的歪瓜裂棗不說,就這老弱病殘都沒湊夠數,裝備更是不知道在哪兒呢。結果就是熊渠、鷹揚到現在也成不了軍,還被打發到了人更老實、人緣更差的盛彥師軍前效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