徹底毀掉三鴉古道,把王世惲堵在魯山頂上坐困愁城,從而徹底斬去王世充伸向東都的一隻毒手,這事就在楊霖與侯君集的三言兩語間定下來了。不過要想徹底堵死王世惲的去路,還需要被堵在山南邊的段誌玄配合,這就是李孝恭和侯君集的事了,用不著楊霖操心,他關心的是王世充那路該怎麼辦。
“主公,末將以為當前最要緊的不是如何對付王胡兒,而是房公對東都的兵力布置頗有疏漏之處,須得盡快調整。”
“成汝兄此話怎講?”
“房公以為一旦王胡兒對東都動手,河東、關中和瓦崗等各路諸侯可能會趁機蠢動,插足東都之爭,此事確實不可不防。但是房公……畢竟是文臣嘛,對這兵事隻慮及果而未慮及因。末將以為,四方諸侯確有趁火打劫的可能,卻並非必行之舉,而是要看我軍與王胡兒之爭的結果而定。
須知河東李淵和瓦崗李密與主公關係頗為密切,且有姻親之緣,東都在主公手上對他們來說雖不如握在自己手裏安心,起碼也別落在別家、比如這個狼子野心的王胡兒手裏要強得多,起碼可以使他們暫時勿須擔心東都方向的安危。至於關中的屈突老兒名義上與王胡兒同為隋臣,確有聯手來攻的可能性,而瓦崗翟讓與主公素有齷蹉,也可能有趁火打劫之虞,不過他們也不傻,而且都有自己的利益和顧慮。王胡兒若能成事,他們不妨錦上添花,王胡兒若是自己不爭氣,他們何苦平白豎了主公這麼一個大敵,給自己惹來麻煩?
所以房公將衛軍府調到東西兩翼提防屈突老兒和翟讓之舉,不僅顯得多餘而且有自曝其短的嫌疑,反倒引起屈突老兒和翟讓的警惕,容易造成無謂的爭端。更重要的是,衛軍府的主力被調到了一東一西兩頭,東都及周邊空虛無比,一旦被王胡兒鑽了空子突然穿插到東都城下,則大事休矣!
尤其是如今王胡兒那邊消息全無,咱們壓根不知道他到了何處、又會在何處突然出現,說不定他現在已經通過了梁郡。如果我們不能把他堵在滎陽,則東都難保,一旦東都有變,房公所慮的四麵來攻之事便極可能成為現實,屆時主公便有天大的本事,怕也回天無力了罷!”
“我靠!我還當老房運籌帷幄之中,決勝千裏之外呢,聽一你說居然還有這麼大個漏洞,你趕緊說,咱們該怎麼辦?”
“事態緊急,末將長話短說。魯山之事,主公隻需定下方略,待盛永固將軍處理即可,無需憂心。當前急務乃是主公應立即修書一封加急送往房公處,請房公即刻急令李義真(即李仲文——作者注)將軍留小部兵力在弘農、桃林監視關中,主力即刻放棄澠池,轉向新安至伊闕一線,若王胡兒突然出現在東都附近,則立刻出兵阻截,全力阻止其接近東都城垣;同時令李延亭(即李君羨——作者注)將軍立刻收縮兵力,放棄酸棗、浚儀和陽武退守滎陽,無論東都如何、王胡兒攻打何處、四方諸侯是否插足戰事,隻要延亭將軍守住滎陽便是有功無過;再令丘穆成(即丘師利——作者注)將軍棄守偃師回軍東都,並發動全城民壯全力死守,不得有失。
主公您也應立即動身,以最快的速度返回東都。無論王胡兒有何詭計、戰事如何發展,隻要東都不失,且有主公親自坐鎮,則四方諸侯必不敢輕動,我軍便立於不敗之地!
隻要我軍的調動趕在王胡兒突襲之前,則自保有餘,下一步如何全殲此獠,則全靠我們手頭的這支援軍了。末將以為,王胡兒無論是出於應付皇帝差事還是阻止翟李回軍壞其好事的目的,其在彭城阻擊翟李主力之事也絕不敢敷衍,因此王胡兒偷襲東都的兵力應在三萬左右,頂天不會超過五萬。而如今末將麾下有一萬五千人,主公又帶來了一萬羽林軍,要對其實施反突襲兵力上是足夠了。末將有兩策請主公參詳:一則由孟平將軍與末將等借道潁川直插梁郡,若能趕在王胡兒前頭,則主力潛行追蹤,以小部兵力對其側擊、騷擾,將其引至滎陽城下,然後主公再調遣各路大軍與我等合圍,一舉滅此朝食!若王胡兒趕在我軍前頭,我軍則銜尾急追,無論在滎陽、汜水、偃師甚至在東都城下,隻要我軍趕到之日,便是合圍決戰之期;二則我軍不借道李密的地盤,從襄城直奔東都後隱蔽待機,待探明王胡兒行蹤之後再行合圍決戰。”
“嗯,成汝兄所言甚是,我……本王準了。隻是借道潁川、梁郡之事還是算了,我那位老丈人跟我可不怎麼親,處處防著我一手呢,別讓他誤會我算計他的地盤再打起來可就便宜王胡兒啦,孟平兄和成汝兄還是直接率軍返回東都吧!”
“末將尊令!”
諸事議定,楊霖幹脆也不給房玄齡寫信了,直接修書數封調動李君羨、李仲文和丘師利按照侯君集的計劃行事,然後又派出幾路信使去找杜如晦和堯君素,讓他們趕緊掉頭向南,全權指揮段誌玄和達奚莫熊從南路堵截王世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