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來小鄭也是個不要臉的,這還沒咋滴呢“主公”都叫上了。不過楊霖顧不得跟他計較這個,因為他聽到了一個熟悉的名字。
“袁神仙,難道是袁守城?”
一想起袁守城這個名字楊霖就恨得牙根癢癢,這老貨閑得無聊不上山采采藥、燒火煉煉丹,非得賤次次的跑到他老丈人那裏,救活了他的二舅哥李世民。這下可好,老李家高興了,老楊家可遭殃了,他的大老婆因此被騙回娘家關了小黑屋,害得他差點跟老丈人刀兵相見。而他的小老婆呢,因為老情人起死回生而鬧起了心病,折騰得楊霖雞飛狗跳了好大一陣子。
所以這個老神棍要是敢自己送上門來,楊霖很不介意費點力氣砍他個十刀八刀的。
“啟稟主公,不是袁老神仙,老神仙絕足凡間久矣,這次來的是老神仙的侄兒袁天罡袁神仙。”
袁天罡?這個名字聽起來也有點耳熟,好像還跟什麼《推背圖》有關,看起來也像是個神棍。
楊霖順著鄭守羨手指的方向望去,在滎陽西門外不遠處的官道邊上搭著一溜蘆棚,蘆棚下架起一口口大鍋,鍋下塞滿了柴火燒得烏煙瘴氣,加上鍋裏不斷升騰起的熱氣,將蘆棚周邊排著長隊也不知道是在領粥還是領藥的百姓還有在其中忙忙碌碌的幾十名道士籠罩其中,啥也看不清楚,隻能聞到從那邊飄過來的一股刺鼻的氣味。
“那位慈眉善目、不染俗塵仿若仙人的道長就是袁神仙!”
鄭守羨生怕楊霖看不清楚,又把他拉到近處朝著一個中年道人指去。
這回楊霖瞅清楚了,然後就被鄭守羨給氣樂了——這貨確實沾不著什麼“俗塵”,要是能沾著就見鬼了!
隻見離那溜蘆棚恨不能有八丈遠處特意用金黃的茅草搭了座小亭,亭中還用青石築起一座高台,台上正中放著一個蒲團,那個中年道人正盤膝坐在其上。
隻見此人年約三旬左右,生的是星眸朗目儀表堂堂,確是帥哥一枚。他身著一件一塵不染的青色道袍,手中的一柄用純白的鵝翎製成的羽扇掩住了鼻息,兩道墨眉微皺,似乎對這裏的空氣質量非常不滿意。而在他的身後站著兩個年約十四五歲的小道童,守著圍繞在中年道人四周的幾座點著粗大檀香的香爐,手持著拂塵為他驅趕著遍布滎陽城內外、飛的到處都是的蚊蠅。而在茅亭之前更有八名青年道士為其護法,阻止任何人等靠近,所以那些絡繹不絕的前來拜見和叩謝袁神仙的百姓們隻得遠遠的對著茅亭叩拜,然後把點燃的香火繞著茅亭插了一圈。這樣一來,那個被一圈的煙火繚繞圍在當中的家夥倒是真的有了點仙風道骨的模樣,隻是茅亭裏邊的PM2.5濃度絕對要爆表了,所以他的眉頭皺得也更緊了。
“呔!你這是要搭台子唱戲嗎?怎麼還不開始,再磨嘰老子可不給錢啦!”
楊霖這一聲吼差點把鄭守羨嚇得從馬上栽下去,然後連連擺手想要阻止這個腦子進水的主公,卻被早就看得心煩的雄闊海伸手一把給扒拉到一邊去了。
話說自打五胡亂華之後天下分裂了數百年,期間戰亂不休,百姓苦不堪言,隻能尋求精神上的寄托,就算貴為天子有時候也不得不求助於神佛,佛道等宗教因此大行其道。像袁守城、袁天罡這樣聲名赫赫的宗教人士更是聲名驟起,身價倍增而且信徒無數,可以隨意出入世家豪門並被奉為貴客,一旦稍有怠慢或褻瀆,往往會給自己招來無數的麻煩。所以在鄭守羨看來,楊霖如此侮辱袁神仙純屬是給自己招禍,而且後患無窮。
亭中那位中年道士——也就是袁天罡,此刻心情正不爽,突然間沒來由的被人吼了這麼一嗓子,還被比作優伶歌姬,豈能不勃然大怒?他拔身而起,正要大聲怒斥甚至喊人把這個膽敢冒犯他的王八蛋痛扁一頓,突然間雙目一凝,然後眼神就直了……
為啥?因為小袁的眼睛很賊,一眼就看出了那個對他出言不遜的家夥來曆不凡。
因為剛打完仗,整個滎陽敗兵、亂民到處都是,所以一向比較惜命的楊霖身上還套著那件改良版的山文甲。他本來已經到了及冠的年齡,可不管是比較正式的遠遊冠、皮弁還是比較休閑的襆頭,他都覺得又沉又麻煩,所以一向都是把長發紮成一個馬尾隨便的披散著,在這個年頭看起來有種說不出的古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