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四十二章 大蠢貨(1 / 2)

翟讓之所以這麼幹的原因有二,一是窮,二是蠢。

他本來是靠著一己之力打下了瓦崗偌大的基業,可是因為出身低、見識淺又自卑,光想著攀附大族光宗耀祖,結果先是為了巴結楊玄感隨之造反,兵敗之後沒少受到牽連。可老翟不是那麼輕言放棄的人,於是把他又羨又敬的大名士李密請上瓦崗為他主持大業。等他發現這位大名士人品也不咋地,大肆挖他牆角不說,瓦崗還有分裂之虞時,他又自作聰明的想聯楊霖以製李密,沒想到這倆貨非但沒有兩虎相爭讓他坐收漁利,反而成了一對翁婿,合起夥來算計他。這下好了,瓦崗是沒一分為二,直接三王並立了。

老翟算是賠了夫人又折兵,哪能咽下這口氣?於是他開始大肆招兵買馬擴充實力,好跟那兩隻白眼狼算賬。不過這樣一來他之前昏招迭出的惡果就顯現出來了,那就是原本屬於他的很大的一部分地盤現在不是姓了李就是姓了楊,他的稅賦因此大減,錢不夠花了。

無奈之下,老翟隻好揪住宇文化及這隻弱雞狠揍,以圖擴大地盤增加稅源。宇文化及雖然在宿豫被王世充打得很慘,幾乎隻身脫逃,不過他此前洗劫了楊廣為了二次東征所準備的輜重船隊,搶到了大批的錢糧。宇文化及籍此招兵買馬、糾集舊部,占據了東萊、北海、高密等郡,並大肆搜刮剝削百姓,還仗著地利發揮特長跟倭國、百濟、新羅甚至是高句麗做起了買賣,簡直富得流油,老翟想劫富濟貧不找他還能找誰?

宇文化及雖弱,但是翟讓想一時三刻就將其吃幹抹淨也不容易,所以這仗一打就是幾個月,還把李密這頭同樣不怎麼寬裕的餓狼給招來了,二者差點提前就掐起來了。所以當宇文化及向他投降的時候並非走投無路,翟讓要是不收他,人家就投奔李密,那樣的話老翟可就虧大嘍。

畢竟宇文化及呈給他的見麵禮包括精兵(要是精兵還投降個屁啊,說白了就是敗兵)三萬、甲胄數千套、軍械若幹、糧草數十萬石,以及帶著大隋宮廷禦製記號的錢帛金珠不計其數,還附贈當今天子的親生閨女一枚和千嬌百媚的宮妃十七位……就問你老翟動不動心,哪個不想要?

老翟要是非得硬充道德模範不受賄賂,或者想黑吃黑生拿硬搶也不是那麼容易的,宇文化及完全可以回頭再問問李密動不動心,哪個不想要……就算李密也是個正人君子,跟宇文化及毗鄰的也不止這二位,還有竇建德呢!就算竇建德那條路也走不通,天下人都想讓他死,那宇文化及還不如直接南下找皇帝謝罪去——反正都是一死,死在皇帝手裏還算有個認罪悔罪的表現,名聲也好聽些,起碼不像現在這樣臭不可聞不是?

所以老翟一盤算,這個宇文化及他不收還真不行,否則這麼大一筆財富不管是便宜了李密、竇建德還是皇帝,對他來說都是大患。可要是收了宇文化及,就沒有後患了?

老翟再一盤算,發現還真沒什麼大不了的。他得出這個結論的依據就是楊霖——你看這小子是楊玄感那個大逆賊的兒子吧,論罪跟宇文化及比起來也輕不到哪去,可那又怎麼樣呢?跟他無親無故的李淵護著他,與其有殺父之仇的屈突通慣著他,而李密不惜悔婚、跟自己關係破裂也要把唯一的親閨女嫁給他,更不用說皇帝的反應了。雖然皇帝隻授給了楊霖一個芝麻大的小官,不過那也表明了一種態度,就是不計前嫌,盡赦其罪。

所以老翟認為,這年頭拳頭大就是爺爺,惹不起就是祖宗,就算犯了天大的錯隻要能扛得住就不是錯。他的瓦崗內軍天下無敵,無人敢惹,而且有楊霖這個先例,宇文化及隻要有他庇護,就不會引起什麼是非。

翟讓的出身限製了他對權貴圈子裏複雜關係的認知。翟讓蠢,他的部下也多是些四肢發達頭腦簡單的武人粗人,要不就是他那些除了吃喝嫖賭任嘛不懂的親戚。但這不意味著他手下就沒有明白人,比如說王儒信、徐世績、程咬金、謝科等。這些人不是出身大族,就是頗具政治頭腦,那麼他們為什麼不出來勸勸翟讓呢?

答案是他們要麼不受翟讓待見,要麼生了異心,要麼已經遠走避禍。

這個變化就發生在翟讓、李密和楊霖在滎陽定下三王之約以後。因為那一次翟讓威逼不成反被楊霖製住,弄了個灰頭土臉、臉都丟光了,所以定下這一計策的的軍師王儒信從此就失去了他的信任,淪落成了一個到處跑腿的高級信使。而在當時翟楊兩部從主公到高級將領的那場大群毆中,唯二潔身自好、不肯跟著瞎胡鬧的徐世績和謝科,則在翟弘等人的讒言下,成了翟讓心目中的懷有異心、欲圖不軌之徒而被貶斥、疏遠直至被剝奪了兵權,成了閑人,就算有心勸說也沒有機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