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六十三章 戲精(1 / 2)

屈突通要和李淵拚命,李淵吵吵著跟羅藝沒完,羅藝想把竇建德揍成豬頭,竇建德則蹦著高非去抄翟讓他家不可……

幾個跺跺腳整個大隋都得跟著亂顫的大佬打成了連環套,事不關己的江南戰渣們自然樂得當起了吃瓜群眾,而且他們就算想插一腳貌似也沒這個本事……而是掀起這場鬧劇的罪魁禍首,比如薛舉、梁師都、劉武周等人得了便宜還賣乖,吵吵嚷嚷的去找楊霖,要求獲得跟李淵、屈突通等人同等的待遇和資格參與這次會盟。

楊霖既不傻又不想惹事,自然不會邀請這幫家夥,否則還會什麼盟,不是純粹給自己找不自在嗎?那幫本來跟他關係良好的大佬們不操起家夥先把他揍出翔來才怪。而且薛、梁、劉等人看似後起而薄發,而且不是有錢就是有後台,在跟那些與他們對位的傳統豪強的衝突中往往還處於攻勢一方。其實包括他們自己心裏都清楚,之所以如此是因為那些大佬們的目光所聚之處皆在中原,一時抽不出時間和精力收拾這些盤踞在犄角旮旯的小雜魚。一旦把李淵、屈突通這幫大老虎惹急了,不說分分鍾就能把他們滅掉,但是他們的日子絕對不會這麼好過。

所以薛舉等人迫切希望他們作為一方霸主的身份能得到天下的認可,以給自己多加一分保障。而且他們利用各懷鬼胎的大佬之間的矛盾,成功的實現了無票上車,現在要做的就是讓楊霖這個名義上的列車長走個形式給他們補張票。

楊霖可不傻,沒等他們堵住大門就也拎著刀領著人叫囂著出去砍人了……

他這回反應還算快,一下子就看明白了,這又是個大坑--屈突通沒堵住薛舉和梁師都,自然有李淵放水的緣故,但是在這件事裏邊對屈突通來說主要矛盾還在薛、梁,那他為啥不去追殺這二位,非揪住李淵不放?同理李淵該去砍劉武周,羅藝該去弄死魏刀兒和宋金剛,而對竇建德則該去把孟海公和徐圓朗這倆不服老的老幹部先整回敬老院再說。可他們正經事不幹,非得你追我趕的打這沒用的羅圈仗是咋回事?難道這幾頭老狐狸老糊塗了,辨不清是非了?

真正的原因是,他們終於發現這回自己的小算盤打歪了,坑人坑己不說,還把這次會盟搞得危機四伏,弄不好連自己的小命都有危險。不過他們不愧是梟雄人物,當機立斷搞出這場連環追殺的鬧劇,看似對立實則是要抱團取暖,結成了統一戰線。要不然這幫家夥喊打喊殺了半天怎麼光動嘴不動手,連血都沒見著?

這次會盟他們一開始想得挺簡單,就是他們幾個合起夥來欺負翟讓,然後瓜分他的巨額遺產--誰讓這個腦袋進水的笨蛋盡幹些天怒人怨的蠢事呢?至於其他人,他們基本沒做考慮,不該來的自然不能來,無關緊要的來了也無礙大局。

可是因為他們沒節操沒底線的互坑,導致薛舉等本不該來的一個不少的都來了,這下就亂套了。這要放在以前,他們要是認真收拾起這些雜魚來,還真不費什麼力氣,可現在不行啊!這裏是酸棗,他們按規矩一人就帶了五千兵,可那幫無票亂闖的家夥們呢?薛舉帶來了八千精銳騎兵,梁師都所部也不下萬人,劉武周麾下不僅有本部兵馬,還有借來的五千突厥狼騎,加起來超過萬人。這樣一來,不算魏刀兒、孟海公等人帶來的哪些雜兵,他們的兵馬就將近三萬,而且還勾結在一起。屈突通們別說把他們攆走或幹掉了,打起來能自保就不錯了,豈能不慌?

隨著薛舉等一幫雜魚翻身成了虎狼,酸棗會盟的格局發生了劇變,算上騎在牆上看風頭的江南諸渣就是四方對壘,就剩個楊霖孤零零的無依無靠……所以他哪還敢閑著,趕緊喊打喊殺的跑去投靠老朋友們了。

“哼哼,老夫本以為翟讓那賊子不敢來,如今看來他是必來不可了,就算咱們想攔都攔不住!”

外邊的兵將還在裝模作樣,大佬們則鑽進屋裏商量對策。這回這幫一天不坑人就渾身難受的老家夥們似乎都老實了,開始開誠布公的掏心窩子,不過李密首先想到的還是他的老對頭翟讓。

“實話實說,雖然出兵時機不定,但此行前老夫也是打定主意出兵討翟的。不過如今看來,翟讓必與那群宵小沆瀣一氣狼狽為奸,我等再欲對其下手恐怕不那麼容易了。”

李淵看上去也不再藏著掖著,坦白交代了自己的打算。不過他對會盟的前景很是悲觀,似乎有打退堂鼓的打算,這下子楊霖可急了:

“那可不行!我可是答應皇帝把他的閨女公主要回來的,哪能說話不算話?”

“子建賢侄,不是老夫等言而無信,這不是情況有變嘛!再說了,好漢不吃眼前虧,待老夫回到關中便發兵滅了薛舉、梁師都二賊子,倒是再助你討回公主如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