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33章 考生飲食保健(1 / 2)

健康小語

在考試期間,學生複習任務繁重,生活規律被打亂,大腦處在高度緊張狀態,如果此時不注意飲食營養,將很容易導致考生體力下降,從而影響學習和成績。如果在考試期間,考生的飲食營養跟不上,將有可能影響考生大腦的功能,從而影響考試成績。所以在複習和考試期間應加強考生的飲食保健,這對於爭取高分有著很重要的意義。

健康指南

在考試期間,要多吃具有健腦益智的食物。如牛奶、蛋類、動物內髒、水產品、魚油、雞、瘦肉、大豆及其製品、玉米和葵在考試期間,由於腦力勞動任務重,所以在飲食上首先要補充的就是補腦益智的食品。我們推薦通過食物來獲得這些營養素,而並非服用專門的營養液。花油等。牛奶、蛋類、動物內髒這些食物含有豐富的卵磷脂,卵磷脂是構成腦神經和脊髓的主要成分,並能有效地改善智力,被譽為“智慧物質”,同時含鐵、B族維生素,對改善腦的代謝有重要作用;水產品、魚油是高核酸食品,含大量蛋白質及對人體有益的多不飽和脂肪酸DNA,同時可向大腦提供鈣和大量的維生素A,對人體智力的開發非常重要;雞、瘦肉中含有豐富的蛋白質;大豆、玉米和葵花油,富含卵磷脂、B族維生素及維生素E等;大豆及其製品還含有豐富的磷和卵磷脂,磷是大腦和神經發育不可代替的特殊物質,缺磷影響思維反應,導致記憶能力減退,卵磷脂還能促進神經反應能力和改善記憶能力。

在考試期間,要多吃堿性食品。因為腦體液酸堿度與智商有關。在腦體液酸堿度允許範圍內,酸性偏高時,智商低;堿在腦體液酸堿度允許範圍內,酸性偏高時,智商低;堿性偏高時,智商高。性偏高時,智商高。為提高智商水平,要多吃堿性食品,如蔬菜、水果、糙米和麥片等食物。同時這類食物含充足的無機鹽和維生素,對腦神經細胞的更新、調節起重要作用。

下麵就針對我國的初考、中考、高考考生應當注意的飲食保健進行簡單分析。

在我國,參加初考的小學生一般為11~12歲,進入小學高年級的畢業階段,小學生參加初考的時候,正是進入了人生的第二次生長發育加速期,此時應該特別注意補充營養,尤其是生長發育所需的營養。即進入人生第二次生長發育加速期。此時的小學生學習、生活開始自理,並增加了活動量,特別是越接近初考,學生的複習、作業量越大,學習負擔越重,對營養素與能量的需求也迅速增加。一般初考前小學生熱能的需要量為每日每千克體重65千卡,男生每日需2200~2300千卡,女生每日需能量2100~2200千卡。蛋白質的需要量為70~75克,隨活動能力的增強和肌肉發育的程度而有所不同。脂肪的攝入不宜過高,一般占總能量的27%左右。碳水化合物攝入量應占總熱能的60%左右。由於骨骼迅速生長,礦物質的需要量增大,特別是鈣及鋅、鐵、銅、鎂等微量元素。同時新陳代謝的增加,加大了維生素的需要量,如維生素A、維生素D、維生素B和維生素C等。水的供應量,一般每日應攝入1000~1500毫升。

初中畢業生一般15~16歲,從少年初中生中考的時候,開始邁入青年初期,生長發育進入第二個高峰。生長發育的加速與考試遇在一起,特別需要注意營養的補充。開始邁人青年初期,生長發育進入第二個高峰,由於生長發育的加速,加之臨考前複習、做作業,每日營養素和能量的消耗增加,對各種營養素的需求也增多。男生比女生需要的能量多,男生每日需能量2400~2700千卡,女生2300~2400千卡。蛋白質的需要量增加較為突出,男生因肌肉的發育快,每日約需85克左右,女生約需80克,蛋白質的攝入量應占總攝入熱能的15%左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