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8章 寶瓶(1 / 2)

我們將那處紅光圍成一圈,細細的查看。

原來,這四尺見方,兩尺高的鋼陶外殼裏麵,現出一隻一尺多高的瓶狀之物。

這隻淡紅色的瓶狀之物,上細下寬,沒有任何提手握柄。

此物自身上下好像均能發出粉紅色的光華一般,奪人眼球。

然而這隻寶瓶的材質卻非金非木,也不似人工製成的瓷器。

其表麵遍布無數小孔,而那些忽然縮進鋼陶外殼中的半幹根須,就是從這寶瓶表麵的空隙中生長出去的。雖然那些根須從外麵看來,已經幹癟枯萎,可是靠近寶瓶表麵的一段仍是鮮紅光潤的顏色。且微微的蠕動,活靈活現。

而這支奇異寶瓶的瓶口位置,則溢出了更加華麗的光澤。

隻見一枚拳頭大小的純圓形明珠,正端端正正的懸在瓶口之上一寸的位置上麵。

僅僅從這球形的明珠的底部有十來道細小的粉紅色支柱,與這枚明珠通體相連。

這些支柱彎折蜷曲,毫無人工製成的跡象,竟像是天然與明珠兩成一體似的。

而這隻明珠,則呈現出半透明的樣子,裏麵粉紅色的光暈像是水波紋一樣呼之欲出。

不僅如此,這明珠之上湧動的光華,在通過其底部的那些纖細的支柱,傳導在寶瓶的其他部位之上。

眾人均被這樣的奇景震懾住了心魄,周圍安靜的隻能通聽見呼吸之聲。

我不由得小聲問道:這便是聚魂棺的本來麵目?

穆南迪深吸一口氣,重重的點了點頭。說道:原來如此,原來如此。我雖然早就推算出宋女貞烈的民間傳說,故事中的宋女的原型便是“送來的女兒”長平公主。卻沒有想到,傳說中的三件隨葬至寶裏麵的“金山”“玉海”“珊瑚明珠”,竟然都是真實存在的。不僅如此,這間珊瑚明珠寶瓶,便應該是聚魂棺的真實名稱。

我的震驚之意更甚:這麼說來,聚魂棺隻是一個象征性的名稱,這件東西的真實身份,是珊瑚寶瓶?眼前這紅色表麵帶著無數空隙的寶瓶,竟是是珊瑚材質的麼?

穆南迪不知可否,指著寶瓶粗糙的表麵說道:賢侄你看。這些空隙全都是天然形成的,除了珊瑚這等天然形成之物,再也沒有其他任何的東西能是這種形態的。

我接著問道:那瓶口中間的那枚明珠,是從何得來?為什麼此物會自行散發粉紅色的光華?那些從表麵孔隙中生長出來的觸須又是什麼東西?

穆南迪想了想道:這珊瑚寶瓶既然是一件天材地寶,一定有其特殊之處和非凡的功效。尤其是那顆明珠,也許隻有在極其特殊的環境情況之下,方才能夠吸收天際間的靈氣形成如此的氣候。至於那些美麗的光暈從何而來,以及是否真的能有吊魂續命的功效,我們不妨在日後再細細的查探。

至於那探出珊瑚寶瓶表麵的空隙,直至生長到鋼陶容器之外的那些根須,我想一定是咱們看走了眼。既然這隻寶瓶本身是一件珊瑚靈物,也許自身便帶有那些本體珊瑚蟲。隻不過這些珊瑚蟲也許是極其特殊的品種,遇到鮮血便可以複活生存,即使幹枯之後也不死絕吧。正是這寫珊瑚蟲生出來的肉形觸手,方才成為了“血玉桫欏”的行動之足。

轉眼之間,這珊瑚寶瓶表麵湧動著的粉紅色光暈,如同長虹吸水一般,漸漸的收攏,並隱沒在了寶瓶的瓶身之內。

現在看去,除了那顆一半懸空的珊瑚靈珠仍自光暈彌散之外,整體寶瓶再也見不到一絲粉紅色的光華。

守陵人壽晶晶在旁邊說道:這便是血光盡失的征兆,這件寶物此刻的靈氣似乎也暫時用盡了。

穆南迪點了點頭,正欲將珊瑚寶瓶想法搬運挪動,眾人周圍忽然傳來猶如皮球泄氣一般的聲響。

順著聲音看去,竟讓是那鋼陶容器最外殼處的厚厚的“血塊”,在寶瓶光華隱去之後,徑自的幹癟成為一張肉皮。

我們心中不由的更加驚歎,這寶瓶的功效竟然連已經脫離開來的物品之上,都有明顯的反應。

此刻再看梁六爺,雖然雙目緊閉,但是麵上有了無限欣慰之意。

而順子則懷抱著自己的親爺爺,失聲啜泣。

穆南迪稍稍查看了一下六爺的傷勢,便對順子輕聲說道:你爺爺中了屍毒,也並不是完全沒有救治的機會。隻是因為年紀太大,身體狀況日日而下,方才顯現出了這樣的狀況。如果有合適的藥引進行調理,我並不認為閻王爺就真的能將六叔帶走,去和我那九泉之下的師父飲酒喝茶。

順子眼神中燃起了一絲希望,慌忙問道:難道有什麼辦法能夠救治爺爺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