說到這裏,我才知道為了前去茯苓山九龍卸陰奇陣中尋寶,當初從老三手中拿到的三隻槍械的來曆。也知道這位兄弟為了我的事情,擔了很大的風險,不由得胸口一熱,狠狠的捶了他一拳。
而範老三確實也沒有讓自己的老板失望。這幾年裏,憑借著超高的身手,敏銳的洞察力,還有無數反偵察的經驗,沒有一次在運送這些槍械上麵出過閃失。
這樣的一位得力手下,自然讓李老板格外滿意。
不久之前,範老三從四川長途奔襲,完成一單生意趕回了太原。卻接到了老板的指示,讓他方便的時候,將兩件最上乘的仿真手槍,遞交到身在太原一位朋友手裏。
範老三也沒有多想,從庫裏麵提出貨來,便按照指點的時間地點尋找而來。
約定的接頭地點,是在太原很有名氣的一家古玩商店,名為“藏珍閣”。而遞交貨物的對象,就是藏珍閣的老板程先生。
到了這裏,範老三便心裏跟明鏡似的。
李海寧自己也愛好收集古董玩物,其中多半便是從這間藏珍閣裏麵收來的。自然和這名程掌櫃關係匪淺。送上兩件玩意,以示友好,實在是最為正常不過的事情。
想到這裏,他見四下無人,便悄悄的進了藏珍閣內。
誰知道藏珍閣那天十分熱鬧,竟然遇上了一件兩撥顧客爭搶一件玩意的事情。
原來是幾位外國遊客來到這裏,偶然間看上了一件不太起眼的殘舊錢幣。藏經閣的小哥按照定價規律,定下了八百塊的一個報價。
其實這枚錢幣並沒有其他的特別,甚至正反兩麵連一個字跡都沒有。隻是年代久遠,顯得十分神秘而已。
據說也是很久之前,有個當地的少年從家裏偷偷拿來換錢零花的。藏珍閣收下這枚錢幣僅僅用了八十塊錢的樣子。
藏經閣的小哥深知這錢幣的來龍去脈,心說掌櫃的給這枚錢幣定價五百,我報上八百元,等著老外砍價。如果這個老外懶得砍價,或者就此成交,那中間的差價三百塊,可就進入自己的腰包了。
沒想到那個老外還真不太在意價格,隻是反複的查看把玩,似乎眼神裏麵透出了無盡喜愛之意。
小哥當時就覺得有點虧。幹這一行的人都知道,有錢難買自己喜歡。
如果真的碰上了有緣的客人,當然是能宰多狠就宰多狠了。還不如直接報上一個整數一千就好了。
除了這幾個老外,當時店裏還有其他別的客人。
範老三是什麼人,那眼睛不是一般的毒。一眼就看出來,另外的幾位看似閑逛的顧客,其實卻是藏珍閣自己內部的人。
這些人平時就在店裏閑逛,不時的裝作專家評價評價這些古玩,其實也就是托的意思。
一旦有了顧客表現出特別想要某件東西的時候,他們會抓住時宜,上前競爭,抬高價格。和店裏負責銷售的小哥配合的天衣無縫。
這個時候,藏珍閣的人自然也不會放過這樣的機會。
其中一名中年男子見狀快步上前,對著售貨的小哥說嗔怒道:哎,小安。你這孩子怎麼這回事。不是說好了麼,等我開了工資就來拿貨。你這枚錢幣一定給我好好的收著麼?不講信譽的話,生意還想不想做了?我回來真得找你們程掌櫃理論理論。
銷售的小哥立刻心領神會,做出了一副十分為難抱歉的樣子。
連比帶畫的告訴這幾位老外,此枚錢幣自己在不久前已經許給了中年人。隻是中年人手上暫時沒有現錢,才暫時繼續存放在藏珍閣內。
當時許給中年人的價格是七百五十元,因為是熟客,所以價格稍微的低一些。沒有辦法,做生意要講信譽,隻能按照這個價格賣掉了給中年人了。
這幾名老外聽到之後,十分不服氣。但更多的還是滿心的遺憾。
尤其是其中那名身材高大的金發男子,執意想要這枚錢幣,不管同行之人怎樣勸說都無濟於事。
最後,銷售小哥故作和事佬,提出了這樣一個建議:既然大家收藏這些古玩古幣,也都是為了增值保值。不如我先按照原先答應下來價格賣掉,完成之前對顧客的承諾。
如果你們仍然想要,就改為從這名中年人手裏購買。至於商量成多少價位,那是你們之間的事情,與我們藏珍閣就絲毫沒有關係了。
如果不是早就知道這個中年人的身份可疑,任憑誰也許都要認可這樣的一個方案。
那幾個老玩也不例外,轉而向著中人年詢問價錢。
中年人先是嘴裏說了一大堆不相幹的話,什麼我收藏東西多少年啊,這件東西喜歡了很久啊,之類的雲雲。無外乎是想繼續給其價格添磚加瓦。
最後金發男子都有些不耐煩了,操著不太熟練的中文問道:到底多少錢,你說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