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章 情深義重(5)(1 / 3)

到了中軍大營,雁門關諸將已靜坐等待,王伯昭暗道:“這遊夢龍倒是迫不及待。”聶蓋雄見二位兄弟進門,說道:“快了,就等你倆了。”王伯昭和陸彥霖微笑點頭。遊夢龍道:“王將軍請坐,既然你有破遼之策,那就說說吧。”王伯昭向著諸將略一拱手,說道:“兵法雲:三軍之眾,可使必受敵而無敗者,奇正是也。如今遼兵勢強,我兵勢弱,要想完全打敗遼兵必須以奇兵取勝。”諸將競接點頭,均覺王伯昭說的有理。

遊夢龍道:“正兵如何?奇兵如何?願聞其詳。”王伯昭道:“在雁門關東北側二十裏處有一穀地名曰:長蛇穀。長蛇穀右側有一密林名曰:玉林。這兩處具是瘴氣彌漫,沼澤遍地,倘若來日遼兵來攻,遊將軍帶領關內諸將正麵相迎,我們三兄弟自領五千人馬從南門而出,繞過關防從長蛇穀進兵,由玉林密出襲擊遼兵後方,屆時遊將軍再率領諸軍全力迎戰,我們前後夾擊遼兵必然大敗。”

諸將聽罷頻頻點頭,連聲拍手稱讚道:“好計,果然是好計策。”遊夢龍略一沉吟,說道:“計策雖好但本將還有顧慮,你也說了那長蛇穀瘴氣彌漫,沼澤遍地,我軍將士該如何行進呢?”王伯昭道:“將軍請放心,這一點我早有計較,隻要讓我軍將士在舌底壓一塊樟木,瘴氣對他們便不會有所侵害,我自小生長在山林,對於山地地形頗為熟悉,那沼澤地倒難不倒我,由我來做向導我軍定能順利通過。”遊夢龍撚須點頭,說道:“如此甚好,那就依計而行。”王伯昭道:“還請各位將軍對此務必保密,事關戰事成敗,萬不可被遼國奸細探聽了去。”遊夢龍道:“王將軍放心就是,大家都不是毛頭小子,自然分得清輕重。”王伯昭含笑點首。

翌日初晨,遼營大帳中耶律延禧同瓊嘉公主正在相坐交談,梅姑侍立一旁,突然一人隔帳叫道:“啟稟皇上,有軍情啟奏。”耶律延禧道:“進來吧。”一遼兵小校推帷入內,恭敬地將一封密函呈在耶律延禧手中。耶律延禧揮了揮手,示意小校退下,小校躬身退出,耶律延禧拆開密函細細觀看,唇邊掛笑,頗顯喜色,瓊嘉公主望了梅姑一眼,神色有些緊張的直盯著耶律延禧,耶律延禧“啪”的一聲將密函重重的拍在麵前桌案上,哈哈大笑,瓊嘉公主道:“怎麼了父皇?”耶律延禧笑道:“妙計,真是妙計呀,不過可惜,這消息被我提前截獲,宋軍注定是竹籃打水。”瓊嘉公主滿臉疑色,道:“父皇,到底是什麼消息呀?”耶律延禧道:“王伯昭向遊夢龍獻計,想要兵發兩路出奇兵夾擊我大軍,所選的路線皆是我始料不及的。”說著搖頭歎道:“不愧是周侗教出來的徒弟,真是將才也,但我一定讓他有來無回。”語聲中透著些許讚許,但讚許中似有有些遺憾。

瓊嘉公主道:“那……那你打算怎麼辦呢?”耶律延禧嗤笑一聲,道:“知己知彼,百戰百勝,如今宋軍軍情已被我掌握,想要破他又有何難?要攻下雁門關,首先要除掉王伯昭。”瓊嘉公主神色萎靡,坐在椅子上一聲不吭,似有所思。耶律延禧偷眼斜睨,叫道:“雪鶯。”瓊嘉公主仍是神馳天外,對於父皇的呼喊置若罔聞。耶律延禧眉頭微皺,又叫道:“雪鶯?”梅姑輕輕在瓊嘉公主肩頭碰了碰,瓊嘉公主回過神來,道:“啊,父皇,怎麼了?”耶律延禧道:“你在想什麼?”瓊嘉公主略顯緊張,道:“沒……沒什麼?”耶律延禧輕歎一聲道:“你是我的女兒,你的心思我能不明白?我知道你對那小子有情義,但這是打仗,關乎著大遼的國數命運,兒女情長與之相比簡直不值一提,你要能分得清輕重,不要讓我失望。”耶律延禧的語聲越來越嚴峻。

瓊嘉公主低著頭輕聲道:“我明白。”梅姑見瓊嘉公主神情憂鬱,頗為不忍,說道:“公主,藥熬好了,該喝藥了。”耶律延禧深歎一聲道:“你去吧。”

瓊嘉公主同梅姑走出帳外,舉目望天,滿臉愁容,問道:“梅姑,我該怎麼辦?”梅姑沉吟片刻,說道:“公主,皇上說得對,這些事你就不要摻和了。”瓊嘉公主有些哽咽道:“可是……伯昭他……”梅姑道:“公主,你也不要想太多,他武藝那樣高,兩次刺殺皇上都能全身而退,這次應該也不會出意外的,即便宋兵敗了我想他也不會有事。”瓊嘉公主手搓衣角,淡淡說道:“但願如此吧。”

原來遊夢龍治軍不嚴,手下將士不能約束,王伯昭前腳剛說了計劃,後腳幾個將士便在茶肆大肆闊談,雖然是褒獎王伯昭計策神妙,但豈不知“隔牆有耳”,完美無遺的計劃就這樣被遼國細作探聽了去,透露給了遼主。

第三日,遼兵整裝帶戈,大肆進攻雁門關,旌旗蔽天,兵如潮湧,黑壓壓的一大片如烏雲壓城般向雁門關北門襲來。王伯昭同遊夢龍商議已定,安排妥當,同陸彥霖,聶蓋雄帶領五千將士自雁門關南門而出,直行東邊行進,這五千將士人數雖稀但卻都是王伯昭挑選的精銳之士,不說以一敵十,一敵二三還不為過,況他們是出奇偷襲,成功之率大大有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