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章 粉樹紅妝(4)(1 / 2)

過了五日光景,遊夢龍終日忐忐,夜不能寐,日不安食,心裏總是記掛遼軍來攻,但接連幾日總不見遼軍蹤跡,心裏生疑,特派探子出營察看,探子回報說遼軍蹤影全無,隻剩下灶坑帳痕,遊夢龍不信,心裏疑惑,接連又派出了三隊哨探出營探查,回報亦是如此,遊夢龍更是惴惴不安,不知遼兵在耍什麼詭計,連日提防,加派關上各處口隘人手晝夜蟄伏,又過了三天再派哨探探查才知道遼兵已悄然退去,心裏歡喜,大張宴席於雁門關上歌舞慶賀,一連數日如此這般。

這日宴會畢,遊夢龍同帳下諸將於雁門關將軍府的慶園之中品茗賞花,談兵論理,說起破遼之功諸將盡皆稱讚遊夢龍神威蓋世,震懾遼兵,使之望風披靡,曳甲而逃,真是功蓋千秋,氣威華夏。當值四月盛春,慶園之內花香豔豔,蜂蝶滿滿,滿園中真是春色盎然。遊夢龍謙恭道:“各位將軍過獎了,遼兵退去全仗天子洪福,我們做將領的隻是稍盡微功罷了,還有賴各位將軍盡心竭力才能成事啊。”說罷哈哈大笑,毫不掩飾得意之色。諸將相顧而笑,高豎拇指,互相推搡,互相稱讚。

突然遊夢龍臉現憂色,沉默不語。左首前鋒營參將王佐見狀問道:“大喜當前,將軍何事煩心呀?”遊夢龍長歎一聲道:“長蛇穀兵敗,王將軍,陸將軍,聶將軍三位將軍也不知下落如何,這是生是死總該有個眉目啊,為何一點消息都沒有,就算陣亡也該有屍體呀,唉,真不知他們三位在何處。”王佐道:“將軍也不必太憂心,末將說句實話你別不愛聽,想那王伯昭年輕氣盛,一個二十不到的娃娃懂什麼軍機大事,他仗著呼延灼對他的重用目中無人,剛愎自用,說什麼奇兵襲遼才導致了長蛇穀兵敗,致使我大軍損兵折將,說起來這真是天大的罪過。”遊夢龍眼睛斜睨,深歎一聲,默然不語。

下座副將黃天儀道:“將軍,末將有耳聞,說遼兵於長蛇穀捉了三位將軍,後來盡數投降遼國,莫不是就是他們三位?”遊夢龍訝然道:“嗯?此話當真?”黃天儀道:“末將也隻是聽說,具體怎樣就不知道了?”遊夢龍道:“想來不能吧,皇恩浩蕩,他們三人怎能做這等背叛朝廷之事?”

鄰座中軍參將鄭元解眼珠滴溜溜轉來兩轉道:“將軍此話有差,皇恩浩蕩是不假,但有得就是這等忘恩負義的不恥小人,一旦被擒就投降敵人的不在少數,這有什麼好奇怪,想來那王伯昭兄弟三人就是不死也必是投降了遼國,哪像我等忠君體國的,將軍還是早日捷報,快馬將這北方戰事報知朝廷。也好令皇上寬心呀。”遊夢龍道:“鄭將軍說的極是,今番大獲全勝各位功不可沒,我定會將各位的功勞一一向朝廷奏明,論功行賞。”諸將齊聲恭謝,笑聲不止。

耶律延禧率軍北還,及到上京立馬召見二子耶律宗元和梁王蕭明林,問道:“女真動向如何?”耶律宗元道:“啟稟父皇,近來女真大肆操練兵馬,我恐父皇前方戰事吃緊而後方又不得顧,女真族在完顏阿骨打的統領下已日漸強盛,現今已頗成氣候,實在是我大遼的莫大隱患,兒臣不敢大意,這才通知父皇。”

耶律延禧眼望梁王,問道:“梁王以為如何?”梁王道:“皇上,二皇子說的極是,女真與我大遼素來不睦,道宗年間還隻是一個極小的部族,現在的勢力已經不容小視,陛下不可不重視啊。”耶律延禧略一頷首,道:“你們說的極是,真後悔當初沒有趁他弱小時滅了他才有今日之患,現在要想再出兵征討恐怕不易,你們以為該怎麼辦?”耶律宗元道:“父皇南征已大耗國力,這時再征討女真實非上策,倘若女真同宋國聯盟兩麵夾攻,於大遼實是大大的不利,依兒臣之見不如先休養生息,加強國力,在見機而動。”耶律延禧想了片刻道:“說的有道理。”囑咐了幾句便令二人退去。

耶律宗元走到門口回轉身來問道:“父皇,兒臣聽說你帶回了三名宋國俘虜,不知是怎麼回事?”耶律延禧道:“這三人是在攻打雁門關時所俘獲,今番退兵就將他們帶了回來。”耶律宗元道:“既然我們已經和宋國停戰,這三人父皇沒有殺他們,為何將他們帶回不將他們放了。”耶律延禧躊躇片刻,道:“這三人都是難得的驍勇猛將,殺了可惜,可勸他們投降又是不能,你和雪鶯感情最好,她一定向你說過王伯昭此人,他也在這三人之中,雪鶯苦苦哀求我饒他性命,我不忍她傷心但又不能放了他們,就將他們帶了回來。”耶律宗元道:“他們既然不肯投降你將他們帶回又有何用呢?”耶律延禧道:“千金易得一將難求,即便他們不願歸順也不能讓他們為宋國所用成為我的大敵,我就將他們囚禁在天牢之中還能廢多少米錢?”耶律宗元道:“我大遼多得是勇猛悍將,父皇你又何必執著於這三人,依兒臣之見不如……不如放他們去吧。”耶律延禧冷哼一聲道:“不行,良將難求,有哪位君主會嫌棄自己戰將多的,況且我大遼年輕一輩的人中還沒有王伯昭這樣的人物,這就好比一個財主會嫌棄自己的財富比別人多嗎?終有一天他們會向朕折服。”

耶律宗元沉默不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