汽車、火車有“刹車”,自行車有“刹車”,連飛機也有“刹車”(滑行輪上有“刹車”,有的在尾部還能放出減速傘),惟獨輪船沒有聽說有“刹車”。
其實輪船的“刹車”有三種,一是拋錨,當輪船靠碼頭或在航行途中發生緊急情況需要停止前進時,就可以通過拋錨來達到目的。二是它的主機可以開倒車,利用倒車的反向速度來抵消因慣性而保持的正向速度。三是逆水行舟,利用水流的速度抵消輪船的速度。
如果你多次乘過輪船,就會發現一個有趣的現象,每當輪船要靠岸的時候,總是設法把船頭頂著流水,利用逆向水流的減速作用,慢慢地向碼頭斜渡,然後再平穩地靠岸。尤其是在大江大河裏順流而下的船隻,當它們快要到達港口碼頭時,都會先繞一個大圈子,使船逆水行駛以後,才慢慢地靠岸。船靠碼頭時為什麼要“逆水行舟”呢?從相對運動的角度來看是不難理解的。因為順流靠岸時,船對岸的速度等於船速加水速;而逆流靠岸時,船對岸的速度等於船速減水速。顯然,前者要比後者大得多。既然目的是要使船停下來,究竟是大的速度容易變零?還是小的速度容易變為零?當然是後者。
在船靠岸的實際操作中,上述三種方法往往結合在一起運用:先是“逆水行舟”,繼而“倒車行駛”,最後“拋錨泊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