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44章 “視覺位移”(1 / 1)

人和動物都長著兩隻眼睛,為什麼不跟鼻子一樣隻長一隻呢?這是因為生存競爭的需要,用兩隻眼睛觀察周圍比用一隻眼睛來得準確和精細。人們觀察到的世界為什麼是立體的?這也是因為人長著兩隻眼睛的緣故。

成年人的雙眼大約相隔6.5厘米,觀察物體(例如一本豎立著的書)時,兩隻眼睛從不同的位置和角度注視著物體,左眼看到書的封底,右眼看到封麵。這本書的封麵和封底同時在視網膜上成像,左右兩麵的印象合起來,人就得到對這本書的立體感覺了。引起這種立體感覺的效應叫“視覺位移”。

用兩隻眼睛同時觀察一個物體時,物體上每一點對兩隻眼睛都有一個張角。物體離雙眼越近,其上每一點對雙眼的張角越大,視差位移也越大。正是這種視差位移,使我們能區別物體的遠近,並獲得有深度的立體感。對於遠離我們的物體,兩眼的視線幾乎是平行的,視差位移接近於零,所以我們很難判斷這個物體的距離,更不會對它產生立體感覺了。夜望星空,你會感覺到天上所有的星星似乎都在同一球麵上,分不清遠近,這就是視差位移為零造成的結果。

當然,隻有一隻眼的話,也就無所謂視差位移了,其結果也是無法產生立體感。例如,閉上一隻眼睛去做穿針引線的細活,往往看上去好像線已經穿過針孔了,其實是從邊上過去的,並沒有穿進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