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1章 地球與宇宙的關係如何?(1 / 1)

宇宙是由各種形態的天體和電磁波等物質組成的,天體常常聚集成一個個天體群或集團,通稱為天體係統。

天體係統有不同的級別,如地球與繞著它運轉的月球、小行星、人造衛星等組成較低級的地—月係統,太陽與繞著它運轉的地球及其他行星則組成較高一級的太陽係。

太陽是一顆普通的恒星,是太陽係中唯一發光發熱的最大質量天體,其質量占太陽係總質量的99.8%,對地球和整個太陽係都有著極大的影響。

行星是環繞恒星運轉而本身不發光的天體。太陽吸引著八大行星(按與太陽由近及遠的距離依次為水星、金星、地球、火星、木星、土星、天王星、海王星)、100多顆衛星、2000多顆小行星以及600多顆彗星繞其運行。

月球是地球唯一的天然衛星,月球上沒有水,大氣也非常稀薄,還不到地球海平麵大氣密度的一萬億分之一,因此沒有生物,也沒有風雲雨雪等天氣現象。地月係的中心天體是地球,地球運動多方麵受著月球的影響,地球上的天文地理現象,如日月食和潮汐,也主要與月球有關。

在無限的宇宙空間中,地球隻不過是滄海之一粟,它處在永不止息的運動中。地球的運動有多種形式,其中最顯著的是自轉和公轉。地球繞著通過地心的地軸的旋轉稱為自轉。地球自轉會產生一係列後果。其中最顯著的是天體的周日視運動,其次是與運動相關的一種慣性力,稱為地轉偏向力或科氏力。一般認為,地球公轉就是地球環繞太陽的運動。事實上,地球公轉既是地球和太陽環繞日地共同質心的運動,也是地球和月球環繞地月共同質心的運動。地球上的潮汐,主要是在月球和地球的相互公轉過程中發生的,沒有公轉也就無所謂潮汐現象。